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评论 > 正文
向质量强国挺进

        向质量强国挺进——关于对《中国制造2025》的思考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必须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全面夯实产品质量基础,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这是基于中国制造业现状作出的准确判断,也是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

 

        高质量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既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表现。在进入“中国制造2025”的后工业时代,质量是绕不开的一道关卡。

 

        现实:大而不优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与之相伴的是,全国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从2007年的80.99提升到2013年的83.14,产品质量已成为带动外贸结构升级的主导因素。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现象仍十分突出,存在产品质量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

 

        从国外看,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仍未摆脱质量低劣的印象。国家外文局2014年作过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有62%的海外受访者对中国品牌的质量心存疑虑。有关部门对国外消费者调查数据显示,在阻碍国外消费者购买中国产品的因素中,质量不过关以62%的高比例排在首位。因质量问题,我国出口商品长期处于国外通报召回问题产品数量首位,制造业每年由于直接质量原因损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以玩具出口为例,自2013年7月到2014年6月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全面实施一年来,欧盟RAPEX通报、召回中国大陆制造、出口到欧盟国家的玩具产品共498起,每月都有20起以上中国大陆产玩具因质量安全问题被欧盟RAPEX通报/召回。

 

        从国内看,我国制造业的质量发展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中国制造走进“质量时代”的基础还很不牢固,质量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一些领域的质量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率高达10%。这都说明,我国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还不强,“中国制造”的质量形象还需要着力塑造和大幅提高。

 

        选择:质量为先

 

       《中国制造2025》提出“质量为先”,这既与质量兴国战略一脉相承,又精准地抓住了我国制造业的“七寸”,是实现从中国数量向中国质量转变的必然选择。

 

        质量为先突破制造业瓶颈。我国制造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领域基本的符合性质量问题仍大量存在,导致一些产品质量不合格。一些装备的关键材料、基础部件、核心系统质量不稳定或是可靠性不高,必须依赖进口,导致研制生产长期受制于人;一些产业缺乏高端、高质量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只能定位于生产低端低附加值产品。解决这些瓶颈问题,必须要坚持质量为先,突破提升。

 

        质量为先稳定制造业发展。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很大下行压力,推动制造业向好发展,支点在质量。这是因为,高质量有助于扩大需求,低质量压抑或转移需求。无论是拉动内需还是稳定外需,都急需在产品质量上发力,既要守住质量安全底线,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又要提升质量竞争力,创造消费需求。当前国内外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没有稳定可靠的质量做保证,销售就会面临更大困难,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质量为先夯实制造业基础。一方面,我国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面临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巨大挑战,以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正逐步让位于以质量提升、差异化竞争为主的现代发展模式。统筹国内国际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正遭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前后夹击”,没有质量的坚实基础,“中国制造”就摆脱不了“低质低价”的标签,制造强国非但无法实现,制造大国甚至有可能因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追赶而逐步削弱。

 

        路径:质量共治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和新的历史阶段。要牢牢把握“质量为先”,推动质量发展社会共治,发挥三大作用,使中国制造实现质量变革。

 

        发挥主管部门的规划引导作用。积极开展质量促进立法,加紧完善品牌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在制造业产品质量促进与品牌培育工作中的职责。要制定实施制造业质量促进支持政策与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加强对质量发展的宏观引导,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将质量发展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质量工作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要加紧建设一批产品质量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试验、认证、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夯实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要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大对生产经营设备设施的技术改造和更新力度,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研发应用,不断推出质量可靠、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新服务。要紧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及时捕捉顾客需求的变化趋势,瞄准产品质量的国际标杆,加强市场研究和产品研发,狠抓质量攻关,确保产品质量实现跨越提升,满足甚至引领消费需求。

 

        发挥专业机构的服务支撑作用。各类质量专业机构要充分利用自身在质量研究、咨询、认证、测试、鉴定、评价、信息等方面的技术特长,积极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保证、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的过程中,提供专业服务,共同推动制造业产品的质量提升。(本报通讯员 闫新良)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