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头条 > 正文
以“供给侧改革”促成消费拉动新格局

  从理论上来说,供给与需求是经济杠杆的两端。政府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扩大需求拉动经济的增长,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增加供给带动经济的增长,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千方百计地减轻企业负担。中国今天太需要宽松的环境了,让企业迸发出活力和创造力,不断去尝试,使我国真正成为创新国家。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以及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正在发生实质性改变。在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越升。

 

  我国经济增长是典型的粗放式外延经济增长模式。基本特点就在于充分利用旺盛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政府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一方面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扩大需求;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地抑制通胀,防止收入分配失衡,社会矛盾扩大。在扩大需求的过程中,政府强调投资、外贸、消费三驾马车的作用,通过增加政府投资,实行出口退税,刺激国内消费等手段,确保经济增长速度不会放缓。与此同时,政府频繁利用货币调控政策,并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控制货币投放量,以抑制通胀。

 

  毫无疑问,这些举措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具有积极的意义。不过,扩大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用正在迅速减少,无论政府投资、外贸出口还是刺激消费,都很难保证经济快速增长。由于政府实行特殊的货币政策,结果导致资本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大量资金进入股市,非但没有拉动经济增长,反而使得实体经济困难越来越大,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适当考虑供给侧的问题,通过调整我国的供给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势在必行。

 

  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停滞现象。一些经济学家提出,政府不能一味地通过扩大内需来争取经济增长,不能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确保经济增速,因为那样做很可能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国家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状态。西方国家经济学家提出,促进经济增长必须从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出发找到方案,一些经济学家更直言不讳,政府应减少税收,让企业轻装上阵,通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商品,促进经济增长。当年美国总统里根借鉴了供给学派的观点,实行了大规模减税政策,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结果美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

 

  供给学派的基本逻辑是,强调财富的来源,强调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调整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从而让企业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拉动经济的增长。供给学派的价值就在于,看到了财富的来源,强调必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必须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政府的货币、税收、工资等一系列政策,都必须有利于生产要素的配置,政府应当稳定货币价值,实行鼓励储蓄的政策,让社会资源流入生产领域,从而不断地创造财富。

 

  供给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凯恩斯主义强调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而供给学派则强调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服务,政府不能增加企业负担,不能以提高整个社会保障福利水平为理由,让企业增加不必要的社会福利支出。必须让企业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必须在调整生产力诸要素的基础之上,让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显然,我国调整经济政策,并非全盘接受供给学派的主张。前段时间,中央政府强调扩大需求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刺激消费,希望以政府投资、增加外贸出口和刺激国内消费等方式解决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现在看来,如果没有注意到企业的负担,没有下大力气解决企业经营所面临的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那么,经济增长就会缺乏动力。

 

  重视市场主体的作用,强调政府必须为市场主体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这是供给学派的精髓所在。但如果强调企业的作用,试图以下岗分流方式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那改革必然会陷入历史的窠臼。我们强调生产的目的,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进一步细化生产力要素,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作用,让职工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人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掀起全民创业的热潮。

 

  从理论上来说,供给与需求只不过是经济杠杆的两端。政府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扩大需求拉动经济的增长,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增加供给带动经济的增长,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能因为重视供给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忽视了需求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意义。我国经济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平衡发展,就是考虑供给和需求的两端,一方面根据市场的需要扩大需求,另一方面从供给侧考虑刺激经济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千方百计地减轻企业负担。

 

  当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一些决策者希望通过增加税收,以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如果秉承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那必然会增加企业税负。比较下来,眼下较为可行的做法是,充分考虑供给学派的一些建议,尽可能地减少企业税收负担,让企业充分利用生产要素不断创造财富,以涵养税源,确保经济稳定增长。中央政府提出重视供给侧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要回到市场经济的原点,千方百计地提高市场主体的竞争能力,不断满足公众的需求,能使中国经济增长有不竭的源泉。

 

  笔者认为,当前中央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加大公共产品的供给,尽快建立学前、小学、中学、高等职业免费教育系统,尽快收购房地产开发商空置的商品房,完善社会保障性住房体系,加快医疗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建立社区医疗机构,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让更多资源用于创造财富,让更多企业轻装上阵。

 

  改革永远不是目的,改革从来都是手段。眼下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很多,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企业负担依然非常沉重,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政府简政放权还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因而,在改革过程中,需要营造自由的社会舆论空间,提高企业和个人创新的积极性,容许创业失败,从而鼓励更多年轻人投入创业大潮中去。

 

  中国今天太需要宽松的环境了,让企业迸发出活力和创造力,不断去尝试,使我国真正成为创新国家。

 

来源:上海证券报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