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分析 > 正文
“外行造车”胜算几何?

  最近以来,新一波“外行造车”浪潮又卷土重来。与之前不同的是,此次瞄准的是智能化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然而,面对这一波轰轰烈烈的造车运动,业内外质疑不断,究竟胜算几何?


  今年4月北京车展期间,“外行”造车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在“互联网改变一切”的思维下,互联网造车的阵容显然强大了很多。以视频网站起家的乐视公司宣布要造智能化、互联网化、纯电动化的“超级汽车”。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商城、易车、汽车之家等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进军汽车制造领域,并声称要颠覆传统汽车行业,打造智能化、互联化的电动汽车。


  与此同时,传统的制造企业也不甘寂寞。3月6日,格力电器宣布进入汽车领域,计划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未来有望进军SUV领域。近日又一位“搅局者”悄然加入。据近日工信部公示的新增车辆生产企业名单显示,宁波杉杉汽车有限公司(由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成立)申请的新设立专用车生产企业项目赫然在列,这意味着杉杉股份正式跨进了汽车制造这道“门槛”。


  在汽车业内人士看来,汽车行业的整体生态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买方市场的格局早已建立,“造出车来就能卖”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那么,在如此背景下,汽车业缘何还是成了“外行”眼中的“香饽饽”?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不足为奇,汽车作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工具,有“造车梦”的人不在少数。另外,原本想造车但又对传统汽车技术望而却步的“外行”们,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这轮大潮中发现了机会。尤其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逐步放开后,“外行”与“内行”之间的差距缩小了,制造新能源汽车更偏重于企业的整合能力,无疑将“内外行”拉回到更接近的起跑线上。此外,汽车业平均10%以上的利润率,也是促使“外行”造车热情高涨的因素之一。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在资本市场的意义远非普通制造业可及,“外行”在亮出入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金牌”时,通常会对其在资本市场的权重起到促进作用。


  连此次在内,最近10多年来我国共出现过三波造车运动。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以后,汽车市场出现多年未见的热销行情,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许多汽车厂商忙着扩充产能。而非汽车行业的一些企业投资造车热情高涨,纷纷卷入“造车运动”。然而好景不长,由于中国汽车实行生产准入制,大大提高了准入门槛,使一些希望通过“买壳”进入汽车业的外行无法跨越,奥克斯、新飞、美的、波导、春兰等汽车品牌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下,终究没有经受住市场考验而倒在了沙滩上。喧嚣一时的第一波造车运动,短短2年时间烟消云散、惨淡收场。


  第二波造车运动起始于2010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推出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扩大汽车消费,国内车市再次出现井喷行情。许多地方政府看上了汽车产业的高投资、高利税和高产值,纷纷把汽车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极大激发了汽车厂家扩大产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的热情。新一波造车运动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业外企业也闻声而动,如当年颇为热闹的腾中收购悍马、仰融造车等事件屡见报端,但好景依然不长,“外行造车”无不以失败而告终——或退出、或等待、或苦苦挣扎。早在2010年国家相关部门就发出警示,中国汽车产能有严重过剩的风险,其恶果是严重高估了中国汽车的预期,投资建设了远远高于市场需求的产能,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不少有识之士为此忧心忡忡。认为这是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一个典型,呼吁国家采取措施,坚决予以遏制。


  时隔多年,第三波外行造车运动又呼啸而来。回眸历史,第一波造车运动虽然很快就破灭,但是留下了很多后遗症。第二波造车运动的直接恶果是带来了汽车产能的严重过剩。第三波造车运动究竟有多少胜算?是重蹈覆辙,还是另辟蹊径,目前还有待观察。


  对于这一波“外行造车”浪潮,有叫好的,也有质疑的。叫好的认为这是汽车行业的一次革命,质疑的认为外行造车并不靠谱,只是一个概念和炒作。特别是互联网造车,目前还处在准备阶段,至今还没有一辆量产车投入使用。另外,从互联网公司所宣扬的造车理念里看,他们准备要做的事情,传统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做。就拿无人驾驶技术来说,奔驰、沃尔沃等汽车厂家已经掌握这些技术,并且在进行试运行。互联互通、车联网等技术,许多在售汽车已经在运用中。因此,在造智能电动汽车方面,互联网公司和一些传统汽车公司相比,并没有多少优势。


  更何况,在汽车产能严重过剩、去产能任务繁重的大环境下,互联网公司要取得整车生产资质,十分困难。根据现行规定,互联网造车企业想要获得生产资质,需具备传统汽车生产的四大工艺,即拥有生产基地,这又谈何容易。造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领域的融合与合作。对于不具备基本条件的互联网企业,与其另起炉灶去造车,不如与传统汽车企业联合造车更为可行,也更有市场前景。


  国内一些非汽车行业的制造企业也纷纷加入到这一波造车运动。平心而论,作为其他行业的造车。光有信心与金钱是远远不够的。而事实上,要想做出一辆样车很容易,可是如何量产?如何赢得消费者?如何实现规模效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妨理性对待为好。


  就目前的现状分析,这一波造车大潮将会分化出来几个方向。对于在市场、产品定位、技术融合方面都缺乏成功要素的项目而言,很快就会死掉;而商业模式比较合理的项目会存活得久一点,但也不一定能成功;但无论如何,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还没有确立,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支持下,肯定会有一些企业主体来迎合这一潮流,“外行”造车潮肯定不会只有这一波。李永钧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