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通动力联合华为元图工坊,重磅发布矿山数字孪生三维地质分析平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9-22





  9月18日,2025年第10届华为全联接大会于上海盛大启幕,在“Open Speech”环节,软通动力联合华为元图工坊重磅发布“矿山数字孪生三维地质分析平台”。同时,软通动力全球技术服务生态部部长孙杨发表了主题演讲,提出以数据融合、可视建模、智能推演与应急联动四大能力为支撑,构建精准透明地质保障系统,推动煤矿灾害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全面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

  数据融合贯通,驱动高效生产

  当前,地质信息分散、数据孤岛问题制约生产决策效率与风险管控。软通动力与华为元图工坊联合开发的数字孪生三维地质分析平台解决方案通过“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构建统一地质数据库,实现静态资料与动态IoT数据的集中存储与分权分域管理。核心能力包括矿井CAD数据秒级提取、多模态数据接入与一键建库,显著提升地质数据管理与使用效率约30%。统一数据模型与权限控制机制为上层算法与应用提供标准化输入,确保地质信息在决策链路中的可用性与一致性,从而减少非计划停工与无效进尺。

软通动力全球技术服务生态部部长 孙杨

  地质动态建模,隐患精准呈现

  平台基于20+核心地质算法与200+行业三维组件,实现多级地质模型的快速构建与动态更新。采用三角网、任意剖面剖切、断层与褶皱建模等算法,结合样条曲面插值与二/三维联动技术,能在生产过程中实时反映井下揭露与地层变异。实证数据表明,地质制图与分析工作量可降低约40%,地质构造误揭率下降约30%。三维直观展示能够精准刻画煤层、构造体、瓦斯与水文要素,为前方隐蔽致灾体的识别与作业风险评估提供可视化依据,支撑随掘随探的动态决策流程。

  智能预警,超前决策,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

  在地质数据与模型之上,平台集成概率积分、神经网络与仿真推演等算法模块,形成“感知—分析—预报—设计”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能力。依托地质异常超前预警、钻孔轨迹自动三维成图、煤层突变自动识别、抽采空白带自动识别等核心技术,实现智能预警,超前决策,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实测能力指标显示:随掘随探可在150米范围内实现地质异常探测,准确率≥85%;回采工作面矿压异常可提前约30分钟预警,准确率≥95%;抽采钻孔工程量优化可减少约5%。这些能力将经验驱动的判断转化为可量化的风险预警与工程优化建议,有效支撑生产节奏管控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应急联动,构筑一体化安全防线

  当风险预警被触发时,高效的应急响应是守护矿工生命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防线。为此,该解决方案构建了一套全流程智能协同的应急联动机制,将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无缝衔接。一旦系统识别到重大险情,便能实现一键式、跨系统的应急响应,即时联动井下人员定位、广播通信、视频监控等多个子系统,并自动规划出最优的撤离疏散路线,将指令精准、迅速地传达到每一个人。在SH煤矿的实践案例中,这套基于华为元图工坊三维地质分析平台构建的精准透明地质保障系统,使得应急响应时间缩短了80%,并成功实现了“地质安全0事故”。实践证明,先进的数字技术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坚实屏障。

  演讲最后,孙杨总结道,矿山数字孪生远不止是一个酷炫的可视化工具,它更是一个集感知、分析、决策、控制于一体的智慧大脑。软通动力与华为元图工坊的深度合作,是行业经验与领先技术平台完美结合的典范。展望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将这一成功模式复制并推广到更多矿山项目,共同推动中国矿业迈向一个更安全、更绿色、更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