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古村焕新 海南海口三卿村端上非遗文旅“金饭碗”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11-19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三卿村,位于马鞍岭火山口西部,毗邻火山口地质公园,是琼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火山文化古村落,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于2014年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三卿村盘活核心区部分闲置院落,打造咖啡书屋、非遗工坊、精品民宿、瑜伽中心等多元化业态,构建“一院一品”的特色发展格局,赋能乡村振兴,让村民们在家门口端上了非遗文旅“金饭碗”。


  108栋古石屋成庭院经济“香饽饽”


  “没想到闲置多年的石头房子还可以改造翻新做买卖,每年房租收入就有一万多元,真算得上天天都是好日子。”三卿村95岁高龄的陈阿婆在村口与80多岁的老姐妹王阿婆拉着家常,两位在古村里生活了一辈子的长寿老人说起话来口齿清晰、耳聪目明,谈话间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走进三卿村,村子里古石屋、村巷石板、小院围墙,以及古村门、生活生产用具等全部采用火山石、天然熔岩修筑堆垒而成,就像走进了一座火山地质博物馆。据了解,三卿村现有97户500余人,以本地火山石为材、采用“干垒+铆榫”传统工艺建造的108栋古石屋,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原始的建筑风貌。


  近年来,三卿村立足“古村风貌+火山民居”发展定位,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村子里108栋古石屋成为外来投资商发展庭院经济的“香饽饽”。2023年以来,村委会成功引进桃源书院、阿鲁那瑜伽中心、静舒非遗小院等各类企业7家,累计投资近600万元,有效盘活了核心区35%的闲置院落,打造了咖啡书屋、非遗工坊、精品民宿、瑜伽中心等多元化业态。早在2023年度,全村客流量已突破3万人次,让沉寂多年的古村重新燃起了新时代发展的烟火气。


  三卿村驻村第一书记田小光告诉记者,随着村里外来旅游者越来越多,村民们自产的黑豆、玉米、土鸡蛋、新鲜蔬菜、手工晾晒的萝卜干等农产品被游客捎带着采购回家,“紧俏得很”,村民们再也不用费力气拉到集市上去兜售,过上了吃“文旅饭”的好日子。


  “一院一品”特色发展让古村里飘出咖啡香


  “我是从网上搜到这家网红古村的,自去年来过一次后便爱上了这座琼北地区的火山岩村庄,每逢闲暇时都会驱车来这里喝杯咖啡。咖啡、茶饮及小吃食等的单品消费均价在40元左右,感觉很合理。”在三卿村青辰乡野咖啡小院,来自河南的消费者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旅居在老城开发区,距离这里驱车大约20分钟,来了之后才发现村子里的村民几乎以王姓为主,感觉自己与这座古老而雅致、清新的村庄有着不解之缘。


  据店员介绍,青辰乡野咖啡小院投资人来自贵州。在三卿村,除了投资这家咖啡小院外,还兴建了一家民宿,客房日均价200元左右,每逢节假日和周末,慕名而来感受火山岩小石屋的游客络绎不绝。


  记者穿行在古色古香的火山岩灰黑色的建筑群里,随处可见的绿色植被、鲜花、果树点缀于廊前屋后,掩映在芭蕉树下的石屋与庭院里飘出的咖啡香相得益彰,将火山古村庄与现代生活体验完美融合。村子里5条火山石古巷蜿蜒交错,布满青苔的石屋、石磨、石凳、石墙错落有致,宛如一幅泼墨的历史画卷,古村千百年来的发展变迁徐徐展开。


  三卿村春风十里小院主理人杨帅来自北京,多年来从事社区教育及非遗工作。他因陪伴父母赴海南养老而偶然走进了有着长寿基因的三卿村,被青砖古巷的火山岩古村吸引驻足,于是果断地租下了村民闲置的民宅。耗时近2年、投资几十万元整改后的春风十里小院,如今既可以让市民游客在宛如世外桃源的农家小院里体验疗愈课程,也能学习扎染、蜡染、活字印刷等非遗手工制作。开业以来,小院声名鹊起,成为公司团建、影视拍摄、网红打卡的首选基地。“春风十里小院有2幢独立的石屋,其中一间被政府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是民国时期从三卿村考入黄埔军校的王积耀的祖居,是一处有着深厚历史文化故事的小院。未来,春风十里小院将继续开发自然研学、陶艺等新的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丰富体验的同时,更好地推介古村文化。”杨帅透露,如今他携妻子、女儿举家迁居到了海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三卿人”。


  “三卿村将加快推进火山石屋建造技艺、石山黑豆腐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推动非遗项目在古村落中实现活化体验与传承,为乡村振兴注入深厚的文化动力。”田小光表示。


  农文旅联动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升


  “村子里有了民宿、咖啡馆后,我如愿应聘到这家咖啡小院,每个月在家门口就可以挣到3000多元的工资,太开心了。”从文昌嫁到三卿村的小李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早些年,小李赋闲在家带孩子,全靠爱人开出租车维持生计。如今孩子分别上了小学和幼儿园,午托在学校,白天她便有了漫长的闲暇时光,想外出务工又受孩子年幼所限,没想到现在不出村子就可以挣到钱了。


  在三卿村,像小李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还有很多。三卿村创新推行“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村民入股”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入驻业态每年为村集体提供保底收入1.2万元,并创造了13个固定岗位与18个临时岗位。在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方面,三卿村紧抓业态扩容和游客增长的机遇,积极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大学生返乡创业,培育本土“新农人”与乡土人才。同时,推动石山雍羊、黑豆、玉米等特色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矩阵。村民通过房屋租赁、就地就业、农产品销售等多渠道实现增收,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农文旅联动让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了可喜的双升局面。目前,石山镇政府出资,全力推进三卿村进村道路拓宽工程,扩容改造停车场,增设规范化旅游导引标识,实施村内水电管线改造,提升夜间照明水平。引入AI智慧导览系统,全面提升游览的便捷性与智能化体验。对建于民国时期的安华楼、建于1885年的豪贤门以及光绪年间(1904年)所建的三层石塔——敬字塔等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了较好的保护,讲好三卿村故事,美化古村环境,极大地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投资企业进驻落户。


  阿鲁那瑜伽中心联合创始人刘女士告诉记者,她们租的石屋因常年闲置很显“沧桑”,尽管房租每年才一万多元,但改造得古朴而温馨颇费资金,尤其是石屋二层的平台宛如一个森林氧吧的天然研修场地,即使将来资方提前离开,留下的这些硬件设施也能惠及村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都非常喜欢三卿村这个文化底蕴厚重的古村,这是个人杰地灵的村庄,很适合瑜伽练习及禅修。我们签了10年租期,不会轻易撤场。”


  据悉,三卿村将进一步丰富沉浸式文旅业态,积极引入沉浸式非遗体验、手工作坊等项目,着力打造集火山科普、农耕研学与民歌展演、儿童游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深入挖掘火山文化内涵,策划举办系列农文旅融合的主题活动。通过火山研学、哈雷机车集结等多元化形式进行引流,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刺激二次消费与深度消费。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