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遗产为舟 渡文明之河 中外专家共话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10-28





  10月19日,第三届“良渚论坛”分论坛“文明未来:世界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举办。来自国内外的百余位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学者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以文化遗产为纽带,推动世界遗产的保护、活化与可持续发展。


  世界遗产是文化的见证,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中国在遗产保护与活化方面持续发力,以良渚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正成为推动城市发展、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


  第三届“良渚论坛”分论坛“文明未来:世界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举办。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卓琼/摄


  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金承涛说,杭州将以良渚遗址为起点,加快建设良渚博物院二期、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项目建设,致力于打造全球遗产活化利用的标杆城市。他表示,“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以文化遗产为纽带,共同守护文明瑰宝,共创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理念与国际社会的共识不谋而合。


  在遗产保护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球共识。故宫博物院在国内推动环保科研与技术创新,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并在国际上积极寻求合作。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说:“故宫正邀请更多遗产地博物馆加入绿色发展金融行业,建立长效交流机制,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我们正面临多样化的威胁与挑战,这要求我们采取多元化的应对策略并及时采取行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世界遗产顾问卡罗琳娜·卡斯特利诺斯进一步解读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她强调,实现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仅需要全球范围的团结协作,更需要在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多个维度形成合力、系统推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卓琼)


  转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