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老手艺“穿上”新衣

    给老手艺“穿上”新衣

    湟源排灯的前身实际上是广告牌灯箱。这门民间节日灯彩艺术,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03年,为了更好地把这门艺术传下去,相关部门组织专家、民间艺人对传统排灯进行艺术革新。
    2023-02-07
  • 浙江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

    浙江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

    近日,浙江省政府印发通知,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
    2023-02-06
  • 福建永定:古建筑“福”文化的传承延续

    福建永定:古建筑“福”文化的传承延续

    “福”文化是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它的涵盖面非常广,伴随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变迁与发展,如今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2023-02-06
  • “岭南古郡”展现特色年俗

    “岭南古郡”展现特色年俗

    壬寅年腊月二十四,年已七旬的黄平修踏上约一米高的铁板凳,擂响了他新年的第一通鼓,鼓声震耳撼人。作为广西灵山烟墩大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平修介绍,每到春节,附近的村庄都会擂鼓“闹春”,鼓声将一直持续至元宵节。
    2023-02-05
  • 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迸发新活力

    “这十多年来,我们不断地收集、整理藏羌传统文化元素。在这基础上,通过二次创作产出了一系列精美的藏羌织艺术作品
    2023-02-04
  •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这些年,靠着汝瓷生产,我家年收入几十万元,购置了轿车和楼房,日子是吃甘蔗上高楼——节节甜、步步高!”
    2023-02-03
  • 找到非遗元素的接入点,给民族文化寻出路

    在云南,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创新传承民族“非遗”,在“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实现非遗与现代生活的深层次融合,也带领当地居民走向富裕。
    2023-02-02
  • 大唐遗宝在吉林展出:重现盛世灿烂文化

    大唐遗宝在吉林展出:重现盛世灿烂文化

    彩绘釉陶骑马女俑、“十四两三分”墨书银碗、三彩三足罐、彩绘打马球俑……此间正在吉林长春举办的“永远的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从多个视角再现大唐盛世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灿烂文化,引来社会各界人士到访观展。
    2023-02-02
  • 云南河泊所遗址出土简牍初步清理工作已全部完成

    云南河泊所遗址出土简牍初步清理工作已全部完成

    记者1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河泊所遗址考古工作有了新进展,出土简牍的初步清理工作已全部完成。
    2023-02-02
  • 非遗传承“破壁”二次元,海外玩家迷上中国文化

    非遗传承“破壁”二次元,海外玩家迷上中国文化

    大年初三发布非遗纪录片《流光拾遗之旅》,展现“杨家埠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杨乃东以《原神》游戏中的“五
    2023-02-01
  • 福建永安大腔戏走进畲乡,国家级非遗展魅力

    福建永安大腔戏走进畲乡,国家级非遗展魅力

    1月30日下午,在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的凤凰广场上,人头攒动,掌声经久不息。永安大腔戏《满全福》剧目的激情演出,为畲乡人民呈上了一道春节“文化大餐”。
    2023-02-01
  • 文化遗产“活”起来,线上线下融合带来新机遇

    陶寺遗址的千年积淀、天龙山佛首的前世今生、榫卯结构的鸟尊积木、精湛的推光漆器技艺……点击进入第五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上文博会)VR展厅,山西省特有的文化遗产一下子“活”了起来,给观众在新春佳节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2023-01-31
  • 找到非遗元素的接入点,给民族文化寻出路

    找到非遗元素的接入点,给民族文化寻出路

    在云南,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创新传承民族“非遗”,在“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实现非遗与现代生活的深层次融合,也带领当地居民走向富裕。
    2023-01-30
  • 广州考古发现先秦遗址

    广州考古发现先秦遗址

    广东省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公布,该院在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中部合成村发现先秦时期文化遗存。
    2023-01-30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