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绿色革命”浪潮奔涌,循环经济“无废城市”蔚然成风,绿色农业“生态密码”遍地开花……“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能源结构深度调整,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培育绿色消费生态,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绘就了一幅天蓝、山绿、水清的生态新图景。
助力双碳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国绿色转型发展步伐坚定、成效卓著,一幅产业增绿、能源向新、生态共赢的壮丽画卷加速铺展。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从补充能源跃升为主体能源之一,为“双碳”目标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我国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这个比例还会提高。
不仅如此,我国氢能等新型清洁能源的崛起让绿色能源版图不断扩容。甘肃着力打造的河西“绿氢走廊”已现雏形:张掖光储氢热一体化项目成功投运,兰州新区绿电制氢项目产出99.9999%高纯度氢气,兰石集团的高压储氢容器等设备填补国内空白并打入国际市场。这些突破不仅破解了新能源消纳难题,更推动甘肃从“风光大省”向“风光强省”跨越,预计到“十五五”中期,其构建的特高压外送通道每年可输送1600亿千瓦时绿电,相当于全省当前一年的用电量。
郑栅洁表示,在能源方面,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即使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这些用能最高峰时段,群众用能需求都得到有力的保障。我国坚定履行“双碳”承诺,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加速循环赋能
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期间,我国循环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从工业领域的资源循环利用到城市层面的“无废”建设,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为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底色更足。钢铁、水泥熟料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生产钢材中近3亿吨来自废钢循环利用,绿色电解铝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产业集群化发展让循环效益持续放大。比如,甘肃依托新能源优势,打造风电、光伏、光热装备制造三条全产业链,建成西部乃至全国产业链最完整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十四五”以来累计引进项目170余个,完成投资近500亿元。在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形成闭环循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覆盖生产、销售、回收全环节,2024年全国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80万吨,回收率超95%。这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条。
专家认为,从技术到场景,以物尽其用为导向,以持续创新为支点,就能让更多闲置的、低效的资源,发挥出更高价值、创造更大效益。推动绿色发展,既需要通过创新开路,也需要强化制度政策的支撑作用。
广东深圳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指引,鼓励回收企业高标准建设、改造一批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和回收中转站,让再生资源“收得到、收得了、处理得好”。用好制度政策,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让资源循环利用从政府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专家表示,制度政策不仅能发挥保障作用,也能起到引导效果。上海出台《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引导更多人参与“无废生活”,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回收利用率达43%。用好制度政策,可以引导更多人认同绿色文化,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促进绿色消费
绿色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十四五”期间,绿色生活方式渐成时尚,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到二手交易的兴起,从垃圾分类的践行到生态积分的推广,全民共建共享的绿色生态格局加速形成,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一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高达90%,实现了扩投资、促消费和节能降碳的有机结合。
据相关统计,2025年8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5.2%。在出行领域,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5000万辆,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服务覆盖6亿用户,近半数消费者选择共享单车的首要原因是环保。绿色家电、节能家居同样成为消费热点,2024年有7000多万台(件)绿色智能产品进入大众生活,绿色消费正在重塑市场格局。
不仅如此,二手电商的蓬勃发展让“循环消费”从概念走向现实。小到化妆品、图书,大到家具、汽车,闲置物品通过电商平台实现“二次增值”,全国闲置商品日均交易额已突破10亿元,每天有400万件闲置物品在平台发布,二手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
从戈壁上的风机转动到社区里的旧物流转,从工厂中的技术革新到道路上的绿色出行。专家表示,“十四五”期间的绿色发展成就,是双碳目标落地的生动实践,是循环经济赋能的必然结果,更是全民参与共建的宝贵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将继续以绿色发展为引领,让美丽中国的画卷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愈发清晰动人。(记者 王琰)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