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开花”
黑龙江明水特色种植为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近年来,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以特色种植为支点,书写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经济发展大文章。金秋时节,走进明水县明水镇的大棚,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明水镇向荣村的油桃种植基地,7个大棚整齐排列,4000多棵油桃树郁郁葱葱,鲜红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引得本地市民前来采摘。“这个油桃品种具备抗寒特性,又种在大棚里,就算天寒地冻也能顺利结果。”基地负责人王凤明介绍,基地坚持绿色种植理念,不打药、不打蜡、不染色、不催熟,让油桃在自然生长中积攒美味。
过去,北方冬季的严寒曾是油桃种植的“拦路虎”。近年来,明水县通过农业技术创新,破解了油桃寒地种植难题,不仅让百姓吃上了本地优质油桃,更蹚出了一条寒地特色种植的新路子。“以前总觉得北方种不出好吃的油桃,今天亲手摘下来尝了,果肉又嫩又甜。”正在基地中采摘油桃的市民林晴说。据了解,该基地今年预计产出油桃3万斤,年经营收入可达35万元。
在明水镇互助村的菌菇生产基地,48个标准化爱尔兰菇棚格外醒目。菇棚内,智能温控系统精准调节温湿度,为菌菇生长打造出良好环境;鲜嫩的滑子蘑、平菇争相冒头,工人穿梭其间进行采摘。据了解,该基地深耕菌种培育,采用科学的培养基配方和生物防治技术,既守住了菌菇品质底线,又稳住了产量基本盘。此外,该基地还配套建设了冷库,并采用冷链运输车,构建起“从棚内到市场”的鲜度保障链,让新鲜菌菇直达消费者的餐桌。
该基地的产品依托订单模式销售,主要销往明水周边地区及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凭借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鲜嫩的口感,产品供不应求。目前,该基地年经营收入达200余万元,常年雇佣村民30人左右,采摘旺季每日用工量突破100人,让村民实现了顾家、增收两不误。
近年来,明水县立足资源禀赋,推动特色种植向“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纵深发展。明水镇发展油桃和菌菇种植,双兴镇发展娜莎黄瓜种植,树人乡发展菇娘种植,育林乡发展李子种植……特色产业遍布乡村,形成了多元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格局,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如今,特色种植的成功实践正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开花”,为全县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下一步,明水县将持续深耕特色种植产业,推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让更多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共享成果。(记者 高伟 通讯员 孟维欣 姚杨)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