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粮输出”到“精深加工” 山西红山荞麦“链”出新前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10-13





  金秋时节,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的近5万亩红山荞麦迎来收获季。这片曾以“原粮输出”为主的传统杂粮产区,如今通过红山荞麦全产业链开发,已踏上产业提档升级的道路。


  走进平鲁区阻虎乡大干沟村,层层梯田上,集中连片的红山荞麦长势喜人。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在荞麦地里来回作业,将深褐色的籽粒装进运输拖拉机。“今年基地共种植了6000多亩红山荞麦,收割期基地安排5台大型机械同时作业,每天能收割300多亩荞麦,预计半个月左右能完成收割。”阻虎乡万亩红山荞麦种植基地的种植户靳国军说。


  红山荞麦是平鲁区的特有品种,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及氨基酸,其中硒元素含量达0.73毫克/千克,在同类产品中较高。作为红山荞麦主产区,阻虎乡万亩红山荞麦种植基地长期与多家农业院校深度合作,在专家指导下持续推进种子提纯复壮与种植技术优化,实现精准高效种植。目前,基地种植的红山荞麦品种纯度已达95%以上。该基地还引进了大垄双行栽培技术,不仅可大幅提高产量,还具备抗倒伏、抑草的优势。


  近年来,平鲁区依托红山荞麦的资源优势与产业前景,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构建起全产业链条,通过精深加工将传统杂粮转化为多元化产品。在朔州市一家荞麦加工企业的车间里,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全力赶工,一块块荞麦煎饼源源不断地走下生产线。“平鲁盛产红山荞麦,荞麦煎饼带有地方特色,市场认可度高,尤其受山西游客青睐,目前工厂每天都满负荷生产,产品依然供不应求。”车间工人朱玲说。


  除荞麦煎饼外,红山荞麦还用于生产荞麦醋、荞麦茶、荞麦挂面、荞麦月饼等2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荞麦皮也被当地企业用于生产枕芯。目前,平鲁区已形成“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荞麦全产业链,全区荞麦年加工能力达5000吨。从“原粮输出”到“精深加工”,从“单一种植”到“多元化发展”,平鲁区让传统荞麦产业从“小而散”迈向“大而强”,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