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引领 清香远溢 山西杏花村汾酒专业镇迈向千亿级集群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11-19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千年诗句如今有了新的时代注脚。近日,在山西汾阳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汾阳大曲清香酒核心产区团体标准、公用标识及杏花村汾酒专业镇Logo(商标)集中发布。这意味着全球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正式迈入“标准引领、品牌聚力”的新阶段。


  标准筑基破解品质瓶颈


  2024年7月,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在汾阳举办的一场质量提升活动,揭开了专业镇发展的痛点。活动现场,专家们调研发现,部分白酒企业存在虚标成分、原粮质量不达标、发酵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


  “汾酒专业镇还面临品牌价值不足、专业人才匮乏、执行标准滞后等挑战。”山西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坦言。这些质量问题,正制约着当地白酒的生产质量和专业镇的发展进程。


  汾阳拥有6000年酿酒史,作为汾酒发源地,这里承载着汾阳白酒1500年成名史和1200年诗酒史。从杜牧笔下的千古名句,到如今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这块土地上的酒文化早已融入城市血脉。


  然而,悠久的酿造历史与巨大的产业规模,却遭遇了现代化管理的挑战。面对发展瓶颈,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与汾阳市政府决定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新安表示:“要聚焦白酒等优势制造业,加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资源的系统集成和融合应用。”


  在汾阳,一场系统的标准化行动全面启动。“一镇一册”精准帮扶,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山西特级清香型白酒产区建设方案》,从明晰产区边界、构建标识制度体系到完善白酒评价技术标准等7个方面系统规划。“标准化﹢专业镇”双轮驱动,该局重点从标准制修订、技术咨询、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帮扶,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参与制定高水平团体标准。


  成果迅速显现。杏花村汾酒厂等企业参与制定《清香型白酒》等国家标准3项、山西省地方标准1项、团体标准9项。


  全链把控赋能产业升级


  汾阳大曲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团体标准(原酒、基酒)编制时,邀请国家酿酒大师、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杜小威为编制组组长,国家级品酒、酿酒大师雷振河、王凤仙等业内专家为成员,通过入企采样、送检化验、指标分析等程序提出高于国家标准的团体标准。


  该标准包括政策依据、生产工艺、质量要求、检验规程等内容,实现“从一粒粮到一滴酒”全流程规范,成为汾阳大曲清香型白酒规范化提升的标尺,为推进汾阳核心产区标准化进程起到奠基性、战略性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行业引领意义。


  标准体系覆盖了全产业链。在原料端,汾阳市酿酒高粱种植面积稳定在8000公顷以上,从源头保障品质。在生产端,该市试行白酒企业精细化管理,推进“一品一批一建档”试点创建和信息化追溯系统建设。在检测端,相关部门帮扶汾阳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通过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ATL(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双认证”,检验能力覆盖白酒检验全项,免费为专业镇企业检验白酒产品500余批次。


  “这为产业发展划定了'品质红线',树立了'品牌标杆'。”汾阳市委书记李正奎表示,“汾阳大曲清香酒核心产区团体标准和公用标识的发布,是回应白酒产业发展需求的战略之举,更是汾阳白酒产业走好品牌化、品质化的必由之路。”未来,汾阳将以标准为纲、质量为要,推动核心产区所有白酒企业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化引领、品质化支撑、规范化发展的新路子,共同将白酒产业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做得更强。


  品牌聚力开拓全球市场


  标准化建设不仅筑牢了品质底线,更成为品牌腾飞的起点。


  此次发布的汾阳大曲清香酒核心产区标识为圆形图案,融合杏花、牧童、牛及高粱等元素,绿色主调彰显生态酿造理念。该标识由汾阳市市场监管局牵头、汾阳酒业协会主创设计,已申报国家版权局登记。


  同时亮相的杏花村汾酒专业镇Logo以汉字“汾”为设计主体,融合中国古代酒樽、绽放的杏花等元素。而“牧童遥指杏花村”文化IP则将纯真的牧童、飘逸灵动的黄牛与飞舞的杏花组合,以中国红为总色调,象征着活力和激情。


  吕梁市副市长张新春表示,这标志着汾阳白酒产业从“规模增长”向“品质提升”“品牌跃迁”深度转型。


  在品牌集聚效应下,汾阳已形成“一汾三金六星”的骨干企业矩阵:以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为引领,山西汾阳王酒业等三大“金牌企业”为支撑,六大“新星企业”为补充。这里如今汇聚“汾”“竹叶青”“杏花村”“汾阳王”4个中国驰名商标及19个山西省级著名商标,成为清香型白酒品牌集群的核心腹地。张新春展望汾阳白酒产业未来,将通过“标准强基”筑牢品质底线,通过“集群兴业”构建千亿级产业链,通过“品牌立市”拓展国际版图。


  从“匠心传承”到“标准引领”,杏花村汾酒专业镇的实践印证了“质量成就未来”的理念,在这片清香远溢的土地上,标准正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一粒粒高粱,正以标准为径,酿成流向世界的清香佳酿;一个传统产业,正凭借标准引领,实现着高质量的集群化腾飞。(记者 秦海峰)


  转自: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