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市场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近日,在青岛高新区,一堂以“杭青差异的经验观察”为题的大讲堂活动正在进行。活动中,青岛高新区纪委主要负责人以杭州、芜湖等地的先进经验为例,结合部分企业改革做法对多角度探索提升营商环境路径、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内容进行阐释,让参会企业深受启发和鼓舞。
中国联通青岛高新区分公司副总经理鲍腾宇表示:“我们对青岛高新区一直以来打造营商环境的工作非常认可。我们通过5G基站信号的铺设以及打造工业机器人产业园等主题进行赋能,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积极出台亲清“创”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督促围绕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梳理出412家上下游企业清单,走访企业230余次,激活“链式招商”磁场效应;深化容错容试,明确对改革创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部分工作失误或错误不作负面评价,依纪依法依规从轻、减轻处分或免予处分;推动升级“高新贷2.0版”,上半年为21家科技型企业提供无抵押、纯信用贷款1.03亿元。2025年1-8月,青岛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外贸进出口230亿元,同比增长29.8%。
青岛高新区党群工作部高级专员、总工会副主席尹纳新介绍说,目前正在筹划设立青岛高新区的工人的培养体系,为青岛高新区企业职工铺就清晰的成长路径,进而助力企业发展、助力产业发展。(郎奉涛 陈颢元)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