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新电力集团(以下简称“新电力集团”)探索开展为期一年的人才“蓄水池”项目建设,通过构建“靶向定位、机制创新、实战检验”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为企业从传统业务向新兴领域跨越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作为布局新兴赛道的“试验田”,新电力集团把握行业技术密集、竞争激烈的特点,摒弃传统“大水漫灌”式培养,建立“人才画像与项目需求动态匹配”机制,通过梳理关键岗位,精准识别技术攻坚、市场开拓、综合管理等核心人才需求,实现靶向培养。
在培养机制上,打破传统管制类层级壁垒,创新推出“一专多能”培养模式。在完成原有岗位培训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进修+先进企业调研+项目实操”三步走,真正实现“干中学、学中干”。今年以来,已有35名员工通过该模式参与战新业务市场化项目,助力新电力集团战新业务营收增长,实现“培养即产出”的良性循环。
为激发人才市场化活力,新电力集团持续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动态激励机制。一方面,将人才培养成效与绩效考核、晋升通道等直接挂钩,打破“论资排辈”传统;另一方面,引入市场化薪酬体系,设立“创新成果专项奖励”,鼓励员工围绕业务痛点开展攻关。
截至目前,新电力集团已先后开展两批核心人才培养,培养满意率达100%,实体项目管理效率实现大幅提升,成为央企转型发展中“人才引领业务、业务反哺人才”的生动范例。
下一步,新电力集团将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与高校、行业头部企业共建“新兴业务人才联合工作室”,进一步打通“培养-实践-输出”全链条,在新兴业务赛道锻造更多高素质人才“尖兵”。(记者 程静)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