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地方频道 >   广东 > 正文
深圳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

  日前,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出通知,支持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项目,启动2017年度“中国制造2025”资金(产业转型升级)两化融合项目扶持计划。要求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及其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投资控股的独立法人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向深圳市经贸信息委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在线填报申请,加快落实深圳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实施。


  深圳市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积极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加强与部委对接,争取国家层面重大政策和项目安排,配合国家部委制定《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力争我市列入国家“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和优势地区,做好重点领域生产力合理布局。规划建设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结合我市产业实际,在机器人、3D打印、新型显示、精准医疗、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石墨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规划建设10个创新中心,出台专项政策。今年启动3个创新中心建设,明确功能定位,做好科学布局,完善体制机制,增加共性关键技术供给。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发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财政专项资金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工厂建设,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支持企业在生产关键环节实现智能化,鼓励智能制造领先企业创新服务,支持企业围绕系统解决方案跨界协同创新。支持高端装备创新应用。以高端装备首台(套)的突破和应用为突破点,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开展高端智能装备自主创新,积极研制首台(套)装备,投入工程应用,实现首台(套)业绩突破。支持深圳企业购买应用本市企业生产的首台(套)高端装备,形成示范效应,带动高端智能装备发展。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大力支持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组织推荐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示范,发掘深圳制造业“隐形冠军”,带动和培育一批技术领先、工艺精良、产品质量好的企业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弘扬深圳制造业“工匠精神”。


  深圳市加大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扶持力度。创新产业支持政策。保持对国际前沿领域高敏感度、关注度,针对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领域高成长性企业,制定快速扶持工作方案,完善发掘和培育机制,促进优质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加强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军民融合、海洋产业等专项发展基金落地运营。实施重大科研和产业化专项。实施产业链关键环节、产业服务体系、“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等专项扶持计划,加快在5G网络、石墨烯、机器人、虚拟现实、空天海洋装备等领域出台应用示范专项扶持计划,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关键品种和关键工艺装备产业化应用。推动未来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前瞻布局、联动发展,在海洋经济、航空航天、军工、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制造等未来产业领域,加快推动建设产业集聚区,培育若干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


  深圳市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组织实施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方案,以“互联网+先进制造”重点园区和骨干制造企业为重点,开展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工业云、工业互联网研发应用,培育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水平,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经济。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30家以上。强化“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应用。全面落实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努力建成国际领先的大数据应用先行区和产业集聚区,积极创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完善全市信息资源库、形成政府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推动各部门重点在政府决策、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大数据试点应用,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工作机制。完善政府数据开放标准,推动更多部门数据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利用政府开放数据开展各项创新服务,培育发展大数据新兴业态。抢占信息经济发展制高点。突出跨界融合、交叉渗透,以互联网思维、云计算架构、大数据支撑,推动供应链充足、产业链重构和价值链重塑,发展分享经济、平台经济、体验经济,积极创建信息经济示范区。


  深圳市积极培育引进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实施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服务的若干措施和大型骨干企业培育引进计划,在支柱产业、战兴和未来产业、优势传统产业等领域重点培育一批质量好、效益高、竞争力强的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和跨国公司,成为支撑该市经济增长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力争新增1家本土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新增1家企业进入“千亿元俱乐部”。实施“专精新特”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完成第二批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设立,基金总规模达到100亿元,充分发挥基金和专项资金的撬动作用。加大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担保增信、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扩大产能等问题,全面落实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各项工作。达到全年新增拟上市企业储备70家以上。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