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地方频道 >   黑龙江 > 正文
黑龙江农业供给侧改革成效超预期

  地处东北的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直是外界关注的重点。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王金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2016年,黑龙江省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超出预期的效果。


  中国经济时报:黑龙江省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金会:去年,黑龙江省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上打了一场硬仗。在这个过程中,广大农民为改革承担了巨大代价,但也通过改革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绿色发展;产业引领、转化增值;市场拉动、效益提升;创新方式、活力增强;转变观念、蓄积动能等六个方面。


  在具体做法上,我们通过深化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延伸产业链,盘活了黑龙江的粮食市场、畜牧业和加工业;加强供给侧改革,通过办展会、建渠道、打品牌、育电商、搞众筹,线上线下促营销、打造品牌、开拓市场,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重要的是,现在的农民观念转变,靠市场、靠信息、靠品牌、靠互联网,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由生产型主体变成生产经营型主体,创业农民异军突起,成为“双创”生力军。


  中国经济时报:黑龙江省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上进展怎样?


  王金会:去年以来,黑龙江省以农业供给侧结性构改革为主线,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可持续增收为主基调,优化“三大体系”,狠抓“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做好农业“三篇大文章”,取得了“一加快、两持续、三变化”的新成效。


  “一加快”,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粮食综合产能、农机化建设、规模化生产、现代生态农业、绿色食品产业、综合经营性合作社发展等继续全国领先。


  “两持续”,即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民收入分别实现“十三连丰”和“十三连增”,粮食总产连续6年保持全国首位,占全国1/10.


  “三变化”,一是发展方式发生变化。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传统种植业向种养加销融合发展,加快补齐“量大链短、种强销弱”的“短板”,龙江大粮仓向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战略转型。二是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农民市场观念、品牌意识、闯市场能力增强,不仅会种地,也会管理,更会经营。参加展会、网络营销已不再是加工流通企业的专利,这些已基本成为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的常态。三是组织方式发生变化。供给侧改革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合作组织,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加快向规模经营转变,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了闯市场的能力。这些变化,为龙江现代农业发展厚植了新优势、培育了新动能,加快把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的资源优势变成“金山银山”的巨大财富优势。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