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价始终“难产” 原油后市何去何从


时间:2011-03-31





自2011年以来,国际原油呈现震荡上行趋势,拉升三地变化率快速增长,2月18日三地变化率高达12.05%,发改委宣布上调汽柴油价格;之后原油涨势不减,仅一周时间,三地变化率再次突破4%红线,彼时由于距上次调价时间尚短,市场对于调价并未表露出较大的兴趣,资源供应和市场需求依旧为主要焦点。



以华东地区为例,从图中可以看出,或许是2010年尾声的“油荒”阴影尚未褪去,2011年柴油价格始终平齐到位价,价格波动极少,走势十分平稳,市场对于柴油的炒作兴趣不高。因而,转至2011年,汽油逐渐进入业者视线,成为本轮行情的新题材。随着气温的回升,需求逐步启动,主营单位自汽油资源开始趋紧,加上国际社会动乱,原油价格飙升,对后期资源的担忧等多种因素成功将汽油推至到位价,开始走出跟柴油一样“平稳”的直线。

直至3月22日,现行调价机制中“22个工作日”条件满足,市场调价预期逐渐增强,购销双方对调价均充满信心,主营惜售心态明显,出货消极,下游备货已足,持仓待涨,整体行情放佛进入“停滞”阶段,市场交投稀少,成交清淡。

然而期待逐渐转变为煎熬。国际原油继续冲高,3月29日三地原油当日均价每桶111.560美元,近22日均价每桶111.224美元,较2月18日基准价上涨13.47%。虽然近几次调价都惯性延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清明小长假的临近,市场心态开始显得略有些焦虑。

就目前形式而言,国家需考虑通货膨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又要顾及原油价格涨势凶猛给炼厂带来的压力。主营方面对调价依旧信心不减,但市场对于调价的发生时间开始显得有些迫不及待。行情几乎停滞了一周之久,若本周不能尘埃落定,交投低迷的态势还要延续至清明节假日之后。

若清明之后调价兑现,笔者认为市场短期内难以出现扭转。虽然囤积库存将会出手套利,部分社会资源开始释放流通,但是第二季度开始,市场刚性需求不断增加,农业、运输业、基建工程大量需求将会支撑价格继续走高。而且由于目前原油价格飙升,炼厂成本增加,生产积极性不高,3-4月份主营炼厂以及地方炼厂检修集中,主营单位资源依然处于紧张状态,难以充分满足市场需求。未来原油走势难改强劲势头,三地变化率或很快再次拉升至调价红线以上。因而笔者认为,即使调价兑现,后市价格难有松动,整体走势依然呈现上行局面。

来源:金银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