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专题
  • 文娱
  • 旅游
  • 文创
  • 动漫
  • 工美
  • 读书
  • 新解读新吸引曹禺剧场再迎《日出》

    “《日出》的舞台对我和观众来说,永远都具有吸引力。”导演冯远征说,因为这部曹禺的经典,既具有现实意义,又给了创作者多种可能性,这也是北京人艺不断将这部作品搬上舞台的意义。
    2023-03-24
  • 文学携手影视“国产科幻热”如何走得更远

    今年年初,电影《流浪地球2》、电视剧版和动画版《三体》等几部重量级科幻作品上映开播,让科幻文学IP再度“出圈”。影视界掀起的这波“科幻热”,映照了中国科技“硬实力”与影视摄制“黑科技”的蓬勃发展。
    2023-03-24
  • 京剧《燕翼堂》热演让传统戏曲彰显当代艺术魅力

    京剧《燕翼堂》热演让传统戏曲彰显当代艺术魅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京剧《燕翼堂》依据沂蒙地区大堂号“燕翼堂”刘氏家族真实历史创作而成,讲述了“燕翼堂”第十五代掌门人、刘氏家族族长刘合浦在早期革命工作者刘晓浦、刘一梦等家族成员影响下,由奉行中立求生到奋起觉醒...
    2023-03-24
  • 电影《望道》将在中国上映重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电影《望道》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为切入角度,刻画了20世纪20年代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群像,表现了先辈们追寻真理、坚守大道的精神。
    2023-03-23
  • 志摩故里海宁市牵手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打造大型原创舞台剧《陌上花开》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海宁市人民政府、中国旅游研究院、央视网、南湖红船股份公司16日在京联合举行大型原创舞台剧《陌上花开》剧名发布会。
    2023-03-23
  • 迷雾剧场第三年:让悬疑剧向深度和广度开掘

    3月16日,爱奇艺迷雾剧场上新《回响》,讲述的是一起刑侦案件与一场家庭婚变双线交叠的悬疑故事:一位年轻女性被害,多名犯罪嫌疑人次第浮现,负责这起案件的女警冉咚咚,在调查中偶然发现丈夫的秘密,“案件线”与“感情线”...
    2023-03-23
  • 配音“塌房”影视“失声”?演员也该为角色开口了!

    配音演员原本是为译制片、广播剧、纪录片、动漫游戏等类型而生,眼下却在影视界成为“香饽饽”。台词,作为演员表演的本分,交由配音演员完成的理由不尽相同。
    2023-03-22
  • 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在沪举行

    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在沪举行

    该作品由著名诗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作词,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赵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刘灏、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共同担纲音乐创作,由序《春天,请在我们中国落户》以及8首诗歌谱写而成的交响合唱构成。
    2023-03-22
  • 小剧场嵌入大世界,点亮演艺新消费

    昨天,以小剧场模式、新消费为亮点的大世界演艺消费集聚区正式揭幕。20余个精心打磨的小剧场等演艺新空间将为观众呈现音乐剧、话剧、脱口秀、音乐现场等各类演出,此外还引入老字号、音乐吧等特色餐饮,构成演艺消费相融的文旅...
    2023-03-22
  • 国产科幻影视进入“加速期”接下来有什么新期待?

    国产科幻影视进入“加速期”接下来有什么新期待?

    时下,“影剧舞台”接连掀起科幻热潮。先有春节档爆款影片《流浪地球2》引发热议,目前累计票房已经突破40亿元;又有电视剧《三体》引发追剧潮,网络评分高达8.6分;即将公映的科幻喜剧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更是凭借出圈的口...
    2023-03-21
  • 步步为新,为传统戏曲寻找未来坐标

    步步为新,为传统戏曲寻找未来坐标

    剧场灯光一次次暗下,当代戏曲人边回望着历史,边实现着传统的更新,碰撞出的灵感之光让舞台熠熠生辉。待灯光一次次亮起,佳作的余韵仍在绵延,传统戏曲可预见的新面貌令戏迷与专家为之振奋鼓舞。
    2023-03-21
  • 让艺术走进大众生活2023“诗意生活节”将登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本届诗意生活节以“东方意蕴、传统焕新、自然之境”为主题集合多元人文艺术,策划“观展、游艺、阅己、演说、文创”等主题板块,串联演出、展览、市集、阅读分享会等活动内容,带领公众阅读、分享、聆听,让观众可以暂时卸下城...
    2023-03-20
  • 文旅局长“卷上天”对行业发展有何启示?

    日前,全国多地文旅局长纷纷拍起了短视频。抖音数据显示,文旅局长带动的各类话题讨论,累计播放超4.26亿次,获赞超660万个,评论近100万个,分享超119万次。
    2023-03-24
  • 榆林:“非遗+旅游” “景”上更添花

    陕北民歌是陕北的历史财富,是陕北人民世世代代共同创造的经典。为保护、传承、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歌,2021年,陕文投集团榆林文旅公司、榆林大剧院共同推出了原创音乐品牌“歌从陕北来”,在榆林大剧院开启常态化...
    2023-03-24
  • 谱写旅游业“春之曲”可从四方面发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对年内旅游业发展做出预判,预计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约45.5亿人次,同比增长约80%,约恢复至2019年的7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5%,约恢复至2019年的71%。
    2023-03-23
  • “五一”假期出境游旺销部分热门线路跟团游名额所剩无几

    “五一”假期出境游旺销部分热门线路跟团游名额所剩无几

    《证券日报》记者实地探访多家北京旅行社后发现,各旅行社均围绕出境游推出多条线路,目的地除了近期较为火爆的东南亚国家外,还有瑞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截至记者发稿,各旅行社“五一”期间跟团出境游名额已所剩无几,热门...
    2023-03-23
  • 龙江冰雪热文旅开门红

    龙江冰雪热文旅开门红

    据有关数据显示,仅今年春节假日期间,全省出行人数1104.9万人次,同比去年春节上涨45.1%,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92.1%,高于全国平均恢复水平3.5个百分点;旅游收入117.7亿元,同比去年春节上涨105.7%,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80%
    2023-03-23
  • 提升品质,让旅游业焕发新活力

    提升品质,让旅游业焕发新活力

    石家庄市滹沱河两岸春意融融,游人在河畔赏花、漫步、骑行,享受美好春光;四川乐山嘉阳,金灿灿的油菜花海中,蒸汽小火车穿梭而过;福建三明的千亩樱花园成了粉色花海,落英缤纷……
    2023-03-22
  • 以文促旅做强旅游业

    刘思敏认为,文旅局长肩负着营销推广本地文旅资源的职责,但并不意味着文旅局长要变成演员、推销员,他们还需要担负起招商引资、文旅市场管理等更重要的职责,正常的旅游营销还是要借助专业人士、专业机构来推进。
    2023-03-22
  • 多地推出特色旅游专列推动旅游市场复苏

    据了解,本次环西部火车游除粤港澳线路专列以外,还有“一带一路经典丝路游”“陇上江南周末乡村游”等甘肃省内短线游产品。
    2023-03-21
  • 旅游小城组团“吆喝”非遗技艺同台“竞技”

    在喜庆的“瑞狮贺喜”舞狮表演中,长三角文旅惠民市集拉开序幕。文旅集市联动5地100多家文旅单位,设置了100多个文旅展示台,向市民游客展示当地优质出行线路,激发出更多春游踏青的旅游灵感。
    2023-03-21
  • 池州傩戏 “活化石”上新破圈

    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池州傩戏”应运而生,以其古朴淳厚的魅力代代打动人心。如今,“戏曲活化石”不仅在节庆期间活跃于当地的山野乡村,还闪耀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及国外舞台上,这块“化石”留住了一缕“灵气”,流...
    2023-03-20
  • 局长出圈只是外功文旅出彩还得拼内力

    最近这段时间,北镇市文旅局局长王莹火爆了网络。短视频里,王莹变身农村大妈——靛蓝色的上衣、深蓝色的花纹头巾,再加上一口“土得掉渣”的北镇土语方言,这一从政府官员到农村大妈的强烈反差,让王莹迅速“出圈”。
    2023-03-20
  • 穿上汉服,打卡“波罗诞” 年轻人为何热衷参加千年庙会

    “龙船朝王”是黄埔龙舟文化里最具特色的一个习俗。每年端午节前,黄埔各村落就会把本村的龙舟都划到南海神庙,将龙头、龙尾及船上的装饰都卸下来,抬到南海神庙里敬奉。为迎接“波罗诞”,今年特地将这项民俗活动提前举办。
    2023-03-19
  • 《流浪地球2》热映带动国产电影衍生品走俏

    《流浪地球2》热映带动国产电影衍生品走俏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上映已一个多月,至今热度不减。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流浪地球2》累计票房已超过40亿元。电影的热映也带动了衍生品市场的火爆,《流浪地球2》官方周边众筹金额在几日内就突破1亿...
    2023-03-23
  • 当传统艺术成为“综艺”“文创”,可还相看俨然?

    传统艺术“改装易容”的破圈,早已不稀罕:B站的元宵晚会上,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惊梦》时分,出现了花样滑冰;同样是B站晚会,方锦龙怀抱琵琶,与虚拟偶像洛天依同台,“新国风”在赛博世界里“一曲红绡不知数”。
    2023-03-22
  • 广州文化产业园区超700家 超七成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

    广州文化产业园区超700家 超七成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

    ​3月14日上午,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指导,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主办的“广州文交会智库论坛——新时代文化产业园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在乐天智谷隆重举行。
    2023-03-20
  • 工美行业产业联盟打造山西文创产品一流展销平台

    工美行业产业联盟打造山西文创产品一流展销平台

    春回三晋,生机盎然。华彩炫目的漆器、惟妙惟肖的木雕、古朴的青铜器……3月12日,记者一走进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小井峪,山西省工美行业产业联盟创建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馆、民艺馆,就被琳琅满目的非...
    2023-03-18
  • “数实衍生 共筑福州”元创周启幕 推动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

    本次元创周活动分为高峰论坛及公众体验日两大部分。其中,高峰论坛包括开幕主论坛“数实衍生共筑福州”,以及子论坛“新艺术的万有‘影’力”、“无界·数实衍生”数字文体创新论坛;公众体验日——“猿宇宙”潮玩嘉年华将于18...
    2023-03-16
  • 文化新业态“点亮”千年商都

    2月举行的广府庙会人头涌涌,非遗元宇宙“炫酷”巡游,吸引超过400万人次客流。广府庙会越来越“年轻态”,开发全域互动游戏“觅秀十二花境”,运用VR等技术吸引游客跟随“元宇宙秘境”穿梭千年古城,饱览广府秀美风光。数字创...
    2023-03-09
  • 聚合首都文创资源 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6日,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举行颁奖典礼。本届大赛共征集项目(作品)55318个,54个优秀项目获得专业赛道奖项,20个优秀团队获得“文化创客团队奖”。大赛将对优秀项目进行重点孵化,并整合市区两级文化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孵化...
    2023-03-09
  • 第七届闽台文创周在福州启幕

    “大陆与台湾一水之隔,文化一脉相承,文创理念也有许多共通之处。”台湾文创业代表薛伊君3日在福州参加闽台文创周开幕式时表示,在大陆消费市场飞速升级的大背景下,两岸文创合作发展未来可期。
    2023-03-08
  • 博物馆文创产品拔得头“丑”

    日前,在网络上发起的“2023丑东西大赛”评选结果揭晓,甘肃省博物馆以国宝“马踏飞燕”为灵感开发的文创“绿马头套”脱颖而出,获得“拔得头丑”奖。去年,同系列的玩偶就已曾因为“丑”登上过热搜。
    2023-03-07
  • “天府文创板”开板,成都文创按下“加速键”

    “天府文创板”开板,成都文创按下“加速键”

    现代产业,始于创新,兴于科技,成于金融。一座城市文创金融的发达程度折射其文创产业的发展潜力与韧性,更直接影响着文创产业发展的脉络与走势。作为文创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和基础设施,文创金融已成为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3-03-06
  • 让苗绣“绣”出新生机

    破线绣、数纱绣、锁绣、堆绣……苗族绣娘们以针代笔,以线为墨,用山川草木、花鸟鱼虫纹样在布上讲述苗寨生活。传统苗绣针线技法纷繁复杂,丝线印染程序极为讲究,是苗族妇女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2023-03-05
  • 出海抢订单,北京文创企业组团赴境外招商招展

    出海抢订单,北京企业组团行动。记者获悉,为助力北京文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北京市贸促会于3月1日至8日组织经贸团出访比利时、阿联酋,30余家中国企业将参加相关商务洽谈推介活动。
    2023-03-03
  • 国漫《中国奇谭》怎样以“奇”触动人心

    国漫《中国奇谭》怎样以“奇”触动人心

    不久前,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网络动画片《中国奇谭》研讨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表示,“我们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火热现实的题材富矿,要力争做...
    2023-03-21
  • 新技术助力中国动画作品创作生产

    ​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文艺形式,中国动画近年来紧扣时代主题,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了不少精品佳作,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持续提升,呈现出鲜明的艺术原创力和强劲的产业发展力,其中的经验启示值得总结梳理。
    2023-03-20
  • 日本IP影视化改编水土难服

    ​改编自东野圭吾畅销悬疑小说的电影《回廊亭》于3月10日在全国院线公映。这部由日本IP影视化改编的电影作品,是自2017年苏有朋执导的《嫌疑人X的献身》起,第五部与观众见面的改编自东野圭吾作品的国产影片。最近的一部改编作...
    2023-03-15
  • 上美影一步步盘活老IP

    动画《中国奇谭》以高分评价刚刚收官,意犹未尽的观众盼来了《中国奇谭》将拍第二季的消息,上海美术电影厂也透露,经典动画《新邋遢大王》《新雪孩子》《斑羚飞渡》等也在计划拍摄大电影,90后的童年回忆将会组团来袭。陪伴一...
    2023-03-10
  • 情感共鸣才是国漫破圈之道

    情感共鸣才是国漫破圈之道

    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到《罗小黑战记》《三体》,国产动漫看似佳作不少,整体却难以破圈,无法形成成熟、连贯的产业效应。
    2023-03-08
  • 成交额突破12亿元 首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闭幕

    成交额突破12亿元 首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闭幕

    “漫”联天下,“创”赢未来。27日,为期4天的2023首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以下简称漫博会)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作为全国首个在冬季举办且充分融合冰雪元素的动漫游戏盛会,本届漫博会可谓亮点纷呈...
    2023-03-03
  • 国漫《果果与果爸》新书首发:讲述爱与陪伴的故事

    ​一部爆笑温馨的漫画集,以200多个图文并茂的故事记录了父亲和女儿的生活日常,幽默、暖心、有爱、有戏。国漫《果果与果爸》日前举行新书首发式,作者高强表示,亲子关系中“陪伴”至关重要,而《果果与果爸》正是记录了自己...
    2023-03-02
  • 《中国奇谭》研讨会举办 何为“国风”魅力之源?

    《中国奇谭》研讨会举办 何为“国风”魅力之源?

    凭借品类丰富的精美画风、新颖有趣的故事情节,此前播出的网络动画片《中国奇谭》一经亮相便收获了众多关注与好评。据统计,各大平台产生了“中国奇谭连麦”“中国奇谭封神”等超过530个热搜,微博阅读量高达43.2亿,B站站内播...
    2023-03-01
  • 首届全国插画扶持计划(CIAC)获奖名单揭晓

    首届全国插画扶持计划(CIAC)获奖名单揭晓

    “你好,插画”——首届全国插画扶持计划(CIAC)优秀作品展开幕式暨颁奖仪式23日在广州举行。活动现场,首届全国插画扶持计划(CIAC)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备受瞩目的金奖由刘振民创作的《万龙谷》获得。
    2023-02-28
  • 亲自监督创作的《三体漫画》出版 刘慈欣:有梦想成真的感觉

    亲自监督创作的《三体漫画》出版 刘慈欣:有梦想成真的感觉

    随着电视剧版的热播并获得好评如潮,《三体》原作以及相关衍生品持续受到关注。近日,由原著作者刘慈欣正版授权、监督创作的《三体漫画》由果麦文化联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2023-02-27
  • 今年1月,全国共3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备案公示

    今年1月,全国共3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备案公示

    按题材划分,童话题材15部、2973分钟,占备案公示总数的45.5%、29.2%;文化题材4部、734分钟,占备案公示总数的12.1%、7.2%;科幻题材3部、588分钟,占备案公示总数的9.1%、5.8%;
    2023-02-24
  • 熟悉的漫威回来了,快乐却没有

    熟悉的漫威回来了,快乐却没有

    《黑豹2》在中国上映的第12天,票房勉强过亿;《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中美同步公映,中国市场的首周末票房1.3亿元。这两个数字和2019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的42.5亿元票房形成悬殊对照。
    2023-02-23
  • 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年产值近3万亿元

    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年产值近3万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年产值近3万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超过650万人,加上相关从业人员共超过1300万人。2021年,我国工艺美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26%,利润同比增长18.64%,出口同比增长62.93%。
    2022-08-26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第二期15件国宝级古代书画名品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4日表示,其展厅8的特别展览“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由8月3日起展出第二期共15件国宝级古代书画名品,包括千古名作《洛神赋图》(北宋摹本),以及传为唐代书法家虞世南的《虞摹兰亭序》卷等。
    2022-08-05
  • 中国画作品展入选作者赵金国:做艺术真挚的朋友

    中国画作品展入选作者赵金国:做艺术真挚的朋友

    临沂是书圣故里、琅琊故郡,书法文化底蕴弥足深厚。2018年9月,作为第十六届临沂书圣文化节的重要内容,同源——首届中国画作品展在临
    2020-12-10
  • 《时光·宝藏——对话达芬奇》沉浸式光影艺术展亮相深圳

    《时光·宝藏——对话达芬奇》沉浸式光影艺术展20日在深圳开幕,本次展览将展示巨型达芬奇沉浸式光影表演作品、12件根据达芬奇设计手稿制作的等大比例机械实体模型,以及同时代的中国传统国宝级绘画作品,力求在历史的对照与呼...
    2020-11-26
  • 平淡坚实写深情一一赵庆元先生中国画《熊猫图》浅赏

    高品质的艺术形式一定是温婉、柔美、虚静的,也是坚实、刚健、雄强的,气盛势旺,律韵生动《熊猫图》就是这样一幅充满着昂扬生机的中国画。
    2020-05-19
  • 韩美林艺术馆三期今天开馆!韩美林向杭州市政府捐赠500件作品

    韩美林艺术馆三期今天开馆!韩美林向杭州市政府捐赠500件作品

    杭州的魅力,山水为表,人文为里;美林的世界,堂庑阔大,气象万千。韩美林艺术馆三期开馆暨作品捐赠活动于12月22日下午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出席,戚哮虎致辞,许明、张振丰、张建庭、缪承潮,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
    2019-12-23
  • 短视频为艺术传播开辟线上“绿洲”

    科技对文化传播正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科技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多部委已意识到科技在文化领域产生的深刻影响,并持续推动科技文化深度融合的全面开启。当前,传统艺术、冷门艺术与大...
    2019-10-31
  • 首个“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落地徐汇滨江

    金秋十月,黄浦江畔,首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正式启动,首个“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登陆徐汇滨江。此次交易月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旅局挂牌,交易中心采取实体化运作,由上海西岸集团为运营主体,办公地选址西岸...
    2019-10-31
  • 《千毫凿空-穆家善焦墨画展》在京开幕

    《千毫凿空-穆家善焦墨画展》在京开幕

    穆家善教授师从于齐白石弟子陈大羽,是海外学院派代表画家,中国焦墨千毫皴画派创始人。本次画展汇集了穆家善教授近年来以“千豪皴”技法创作的百余幅精品绘画作品。
    2019-10-28
  • “大家归绣”,绣出美丽人生

    刺绣是中国民间具有广泛基础的手工艺,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刺绣丰富多彩,除了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四大绣,还有许多其他刺绣种类,辽绣就是一种很有特点的刺绣。
    2019-10-22
  • 走进西蜀陶艺之乡:对话泥土 桂陶有韵

    走进西蜀陶艺之乡:对话泥土 桂陶有韵

    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桂花土陶制作技艺到目前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桂花镇瓦子村的龙窑窑址,就是嘉靖年间当地人烧陶制陶的见证。19日,记者来到西蜀陶艺之乡一一彭州桂花镇的非遗项目体验基地——桂花龙...
    2019-10-22
  • 长篇小说《一河流沙》:呈演中国北方农民家族长篇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民盟中央原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张平,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方乙芳,及社会各界专家40余位与会。发布会由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颜慧主持。
    2023-03-24
  • 《儒藏》(精华编)入藏国家图书馆

    《儒藏》(精华编)入藏国家图书馆

    《儒藏》工程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儒家文献整理项目和古籍整理项目。它系统梳理历代儒家典籍,全面、集中地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域外文献三类儒家代表性著作汇为一编,展示了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精神主线
    2023-03-24
  • 《至少还有文学》推出: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文学?

    《至少还有文学》日前举办新书分享会,广州方所、扶光书店联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邀请宗城、独立制片人蒋能杰、青年作家索耳等,就文学与写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2023-03-24
  • 《唐宋八大家文学课》出版发行:从文学看文化从文化见文明

    全书汇聚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八位大家,既从大处着眼,勾勒出唐宋之际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又深入具体地叙写文人的读书、为官、交友、游历、遭贬黜等人生经历,呈现了生动可感的唐宋八大家...
    2023-03-23
  • 上海首家!没有纸质书的图书馆长什么样?

    没有一本纸质书,阅读体验却无处不在。历经两年筹备,上海首家数字化沉浸式图书馆——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昨天起试运营,向人们展示了未来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2023-03-23
  • 全本《乾隆大藏经》宣纸线装版、精装版在京首发

    2022年4月官方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提出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善品...
    2023-03-23
  • 给孩子看的浅显科学?科普读物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2022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科普图书共124种、超过61万册;中译出版社也推出了大量关于前沿新知类的科普图书,同时关注科学史、科学哲学方面的选题,《衔尾蛇之圆》不久前入选“2022年首都科普好书”。
    2023-03-22
  • 记录“天拖”60余年荣光《铁牛记忆》出版上新

    据了解,天津拖拉机制造厂,天津人亲切地称它为“天拖”,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家拖拉机制造厂,当时与洛阳的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和长春拖拉机制造厂并称为我国拖拉机工业的“三雄”。
    2023-03-22
  • 公园里开书店正成为文化时尚:赏春光品书香

    近日,北青报记者来到京城最大“绿肺”温榆河公园顺义区段内,看到一只卡通造型的小熊塑像捧着书本阅读,对望着田园木屋风格的新华书店。店内的玻璃幕墙,将室内外景色融为一体,造就出一个宝藏空间。读者坐在木椅子上阅读着图...
    2023-03-21
  • 长篇小说《海上晨钟》:以文学再现民族工业百年历程

    日前,中国作家协会举行了《海上晨钟》作品研讨会,来自京沪两地的文学界、出版界与会专家学者给予《海上晨钟》高度肯定,并围绕新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百年工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研讨。
    2023-03-20
  • 风靡一时的福尔摩斯形象,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近日,有关“福尔摩斯小说首个中文版全集”的话题引发关注。福尔摩斯和华生是不是“最佳拍档”?除了故事动人之外,小说还具有哪些文学价值?
    2023-03-20
  • 开启宝藏之门,探路中国典籍之美

    ​三件版本不同的拓本,却有几乎一模一样的题跋,如何辨伪?古籍修复还有南北派之分?碑帖蛀虫为何比其他书的蛀虫肥硕粗壮?……古籍、书画、碑帖等珍贵的文化遗产背后,藏着许多故事;其修复装裱鉴定,也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
    2023-03-19

丝路观察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挂牌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挂牌

文产视界

永存读史智慧 再无古道酣歌|缅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冷成金教授
永存读史智慧 再无古道酣歌|缅怀中国人...
17年以笔触碰社会议题 六六:紧扣时代脉搏的写手
17年以笔触碰社会...
以绘本形式,向世界讲
以绘本形式,向世...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70年 多方面发生巨变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70年 多方面发生巨变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