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谨防透支性的发展


时间:2010-12-24





缺乏核心技术,盲目依赖国外市场,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有可能“抢了市场,输了未来”

“一辆出口价不到1100美元的电动自行车,进口锂电池成本就占1000美元。”一位新能源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表面上看,电动自行车是科技主导的新兴产业,但骨子里走的还是劳动密集、低价竞争的“卖苦力”老路。

在第108届广交会上,电动车、太阳能光伏、新能源照明等产品目不暇接。然而新能源产业外表的辉煌却难掩深层的隐忧:不少企业因缺乏核心技术、没有品牌意识,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很快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中。

如太阳能电池产量高,安装量却很低。我国虽为太阳能电池第一生产国,但安装量不足生产量的一成。我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大多要出口,而原料主要靠进口。

无“心”的高科技产品

在第108届广交会上,以电动车、LED、太阳能光伏面板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无疑是最风光的产业。对此,中国机电商会和五矿化工商会有关负责人说,除少数新成立的企业外,大批传统制造企业也向新能源产业转型,这是我国新能源产业爆炸式增长的重要原因。

然而,来自市场的数据显示,由于入行门槛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新能源行业明显呈现低水平重复建设、依靠打价格战拼出口的恶性竞争态势。

在广交会展馆内,济南轻骑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心诚指着企业最新推出的几款电动车说,一辆车售价不到1100美元,其中进口的锂电池成本就占了1000美元,“连骨头缝里的油水都抽干了”。

在他看来,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业没有掌握锂电池的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能力差。他说:“很多企业盲目冲进这个市场,互相拼价格,一辆车去年还能卖1200美元,今年初就降到900美元,现在又有人喊700美元,基本是赔本赚吆喝。”

电动车的尴尬局面,在新能源产业的其他领域也存在。泉州金太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销售总裁高庆生说,以光伏面板为例,由于恶性竞争和成本上升,低端产品基本是在成本线上挣扎,高端产品也仅能维持10%的利润。

从事新能源灯具制造10多年的珠海多明丽新能源有限公司经理吴欢说,现在企业利润不到10%,主要原因就是同质化的产品竞争太过激烈。

“更严重的是,低层次的竞争、模仿和复制,使行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生产设计能力进步乏力。很多企业才转型踏进这个行业,又发现这个行业并非想象的那样好。”吴欢说。

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林福增一针见血地指出,新能源产业本来是一个资本和技术“双密集”的行业,结果很多国内企业只花了大本钱建生产线,却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与人才,导致产业发展危机四伏。

欧美市场“依赖症”

广交会的情况表明,我国企业积极投身新能源产业,一方面是因为有国家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是受欧美市场吸引。但在国内市场未充分发育的情况下,欧美对我国的贸易限制又增多了。

目前国内市场开发有待时日。曹心诚说,以电动车为例,国内市场上的电动车主要使用铅酸电池,污染大,回收难。使用锂电池的新能源电动车虽然环保,但是价格高,在国内基本没有市场,只能出口欧美。明年欧盟可能要削减市场补贴,国内新能源产业会受到冲击。

“太阳能光伏面板国内市场发展得不是太好,很多企业转向出口发展。”浙江巨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销售总经理付亮说,“现在国内组件厂95%是做出口的,国外市场如果发生变化,国内厂家要死一大片。”

企业的这种担忧可能会变成现实。江苏雅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片区经理屈腾飞忧心忡忡地说:“由于缺乏国家标准,很多企业是按照欧洲标准生产,受其他国家市场制约明显。”

一些企业反映,去年以来,部分国家为保护市场,排斥中国新能源产品。

付亮说,目前一些国家出现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案件。

林福增补充,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对新能源的需求和政策发生变化。美国10月底针对我国清洁能源搞“301调查”就是一个例证。

防范透支性发展

面对缺乏核心技术、盲目依赖市场两大弊端,多位受访企业负责人认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红火表明国家现有扶持政策总体正确,但应加以完善,在标准制定、行业秩序整顿等方面加强宏观调控。

首先,应当加快完善新能源产业各项标准和政策扶持导向,使得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有效对接,避免受制于人。曹心诚说,以电动车为例,国家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有关部门应尽快在借鉴欧美经验的基础上,出台符合我国实际需求的标准,让企业发展有路可循。

其次,要通过规划避免新一轮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现有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林福增说,现有情况表明,我国太阳能光伏面板等新能源产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现象,未来如果项目重复上马,后果严重。国家应当在市场准入、政策扶持等方面提高门槛,让有技术、有能力、有品牌的企业加入。

再其次,完善产业链,加强行业自律。屈腾飞说,国家应当加强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引导作用,让新能源产业尽早脱离当前的恶性价格战局面。

业内专家表示,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一个产业的发展,不仅受到核心组件的生产水平限制,而且整体成品受各个组件上游材料、下游配件等因素限制,有关部门应鼓励现有的企业向上下游链条延伸,避免沦为全球加工厂,重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旧路。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