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是不是“潘多拉之盒”


时间:2010-12-06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近日发表4份报告指出,全球需要采取一种综合性的生物能源开发方法,使其对温室气体排放、生物多样性、水和粮食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达到平衡;从国家层面到具体项目,合理规划与管理至关重要。

  “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选择更清洁、对环境更加友好的能源。但我们需要确保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没有制造出更多的问题。”UNEP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表示,“生物燃料生产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只有了解了所有风险,才能最好地利用生物燃料带来的机遇。”

  此前,最大的担忧在于“与粮争地”。几年前,大规模改种生物燃料植物已经造成美国和墨西哥玉米价格上涨,并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原本应被置于餐桌上的各种谷物和含油种子农作物在经过提炼后被“转移”到了燃料箱里,这些生物燃料推动着粮食价格越走越高,而且让饥饿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不过,眼下的第二代生物燃料,与第一代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其不再以粮食作物为原料,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食品供应的威胁。

  但是,水资源的压力同样不容忽视。生物能源的“水足迹”高达传统化石燃料的400倍。这就意味着如何满足将来生物能源需求而不过度开采或破坏水资源、如何更好地管理生物能源供应链,减少水源使用压力以及对水质的影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UNEP引用的研究成果称,全球用于灌溉的水源中有2%4400万吨被用于生物能源生产。若继续实施当前的生物能源标准和目标,生物能源生产将需消耗额外的1.8亿吨灌溉水。这不但将给水资源带来额外压力,还有可能对粮食生产和水供应产生影响,尤其是水资源匮乏的地区。

  此外,生长速度快、比当地植物品质高、产籽量大、土壤及气候状况适应力强、抗虫害力强、天敌少等特性,让这些植物成为生物燃料的理想原料,但同时也意味着在特定的环境中,它们可能具有侵略性。报告强调,需要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来衡量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可能构成的影响并采取措施阻止入侵物种扩散。若按照当前趋势和技术,到2030年生物能源将会危及36%的可耕地。这将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影响。采取何种方式和方法区分适宜并能够发展生物能源的地区以及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而从具体操作来看,生物燃料的原料供应分散且不足。以中国纤维素乙醇为例,纤维素乙醇主要以农林废料为原料,据中国农业部统计,全国每年秸秆等农业废料产量在7亿吨以上,但去除农民焚烧填埋和生物质直燃消耗等去处,仅剩余3亿吨以上。目前中国国内没有统一的秸秆供应商,主要依赖于生物燃料企业自己从农民和大型农场所在地收购,这也增加了秸秆收购和储运成本。

  还有,第二代生物燃料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内企业必须保持对技术研究的高额投入,因此对进入者资金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现阶段,整个行业的技术还未成熟,需要持续的大投入之后才有可能有所回报。由于目前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技术尚不成熟,生物燃料也受到包括生物质直燃发电、太阳能、风能、水电等在内的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挑战。

来源:文汇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