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思路:高端装备制造迫在眉睫


时间:2010-09-10





  目前,全球经济结构及需求发生重大变化。

  从国际上来说,西方国家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传统强国,均提出了“再工业化”的战略需求。此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我国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出口减少。2007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值率为19.65%,2009年这一数值下降至11.31%,出口产值也从2007年的16633亿元下降至12253亿元。

  加入WTO时,我国曾向世界做出了一些承诺,然而有时某些政策刚刚出台,甚至当国内的企业并不知晓时,有些国家便已经通过大使馆、商务部要求质疑,所以在政策制定上也变得十分敏感。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目前国内外提出了几大概念,如低碳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智慧地球、生物医药,现在许多国家都在这些领域争夺行业制高点。

  国内方面,中央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方针。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发展新型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等内容。自主创新则包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此外,其他产业也对装备制造业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在民生工程、基础设置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灾后重建等方面对装备制造业提出了一定的需求;两化融合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信息化发展是推进装备制造业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管理、运行、服务方面要信息化;设计、试验、制造要数字化;产品智能化、高参数化。

  目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在眉睫。国务院提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型信息产业、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七大领域。

  装备制造业现状

  应该说,我国装备制造体系完善。只要是装备,在我国均可以找到生产企业,这在国外是没有的,产业规模总体国际领先。从2009年各国统计局的数据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总量为2.2万亿美元,美国则由2万亿美元下降至1.5万亿美元,日本为1.23万亿美元。可以说,现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做大”,下一步的目标是“做强”;自主创新能力逐渐提高,部分领域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输变电设备近几年的水平突飞猛进,大企业不断涌现,如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特变电工等大型企业。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过度依赖投资增长。近几年装备制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出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和城镇化固定资产增长率。国家统计局为此还“上书”国务院,建议控制这一现象的继续蔓延。

  第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第三,能源资源利用率低,产品能耗高。我国火力发电煤耗为每千瓦时380千克标准煤,比国际先进水平312克高出20%。中小电机、水泵、风机等系统运行效率低。

  第四,基础制造水平滞后。以动车组为例,200公里/小时以上的高速轴承国内尚不能解决,300公里/小时以上的全部需要进口。从2002~2007年的海关数据看,每年进口超过10亿美元的机械装备项目有24项,其中零部件就有14项,占到了进口资金的76%。

  第五,大企业集团不强。我们是与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在竞争,企业地位的悬殊在竞争中形成了一定的难度。

  第六,部分领域存在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是非常难进行的一项工作,所以一线的企业应该把握好市场趋势,遇到产能过剩必须绕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