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顺差大幅下降 工程机械受升值压力分析


时间:2010-05-12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

海关总署5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381.6亿美元,增长39.4%,贸易顺差为16.8亿美元,下降87%。当月,我国出口额为1199.2亿美元,增长30.5%;进口额为1182.4亿美元,增长49.7%。前4月,我国进出口总值8559.9亿美元,同比增长42.7%。贸易顺差为161.1亿美元,下降78.6%。

究竟人民币升值压力会给出口企业产生怎样的影响,顺差大幅走低是积极还是消极因素,专家及企业如何看待该问题?围绕工程机械行业出口和前两月贸易顺差走低趋势,我们展开如下探讨。

外贸顺差大幅收窄传递积极信号

北京的经贸专家认为,在进出口额双双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的前提下,顺差持续明显收窄发出了积极信号,显示中国对外贸易快速趋向平衡。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健表示,在对外贸易持续恢复性增长中,顺差不断收窄甚至出现月度逆差,说明中国的进出口增长更加趋于协调和平衡,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少贸易摩擦。

国际贸易界通常认为,贸易差额与当年贸易总额的比值在10%以内,则对外贸易处于基本平衡状态。2009年中国贸易顺差与贸易总额的比值收敛至8.9%,今年前4个月进一步降至1.9%,中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态势更加巩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实施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投资和消费持续快速增长,而这种内需持续增长带动了进口需求的旺盛。

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统计分析处处长黄国华认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进入价格恢复通道,中国加大自主进口力度、扩大从主要顺差国的进口,这些都将促使中国进口额的快速增加和贸易顺差的继续收窄。一般贸易项下由顺差逆转为巨大逆差,而加工贸易项下顺差小幅增加,这是中国贸易顺差大幅收窄的重要因素。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四个月,中国一般贸易项下出现贸易逆差392.9亿美元,而2009年同期则为顺差124.8亿美元;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845.8亿美元,增长6.5%。对于未来外贸发展形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小济说:“中国对外贸易稳住了增长势头,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仍不能忽视调整进出口结构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商务部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外贸企业的订单虽然有所恢复,但是仍多为“短单”和“小单”。李健说,目前,中国广大出口企业正面临能源、原材料和运费持续上涨、用工紧缺和成本大幅升高、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保护主义威胁增多等一系列新的挑战。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近日表示,今年中国贸易顺差将在去年同比削减100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减少1000亿美元,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处于平衡点将成为常态。

工程机械行业VS人民币升值压力

今年前两月,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已经出现贸易顺差走低信号。据来自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2月,工程机械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进口金额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5%;出口金额1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贸易顺差3.1亿美元,同比下降2.4亿美元。从数据看出,行业企业在今年前两个月的出口步伐减速明显,海外市场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消退,众多海外同行企业生产销售提速,国外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使得国内企业出口受阻。

但是内销走高在一季度显露无疑,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在前三月出现“爆发式增长”,尽管有着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但人民币可能出现升值的潜在压力也给业内不少企业造成威胁,借助国家在今年继续的四万亿投资政策,抓住内销成为众多行业企业抢占市场的手段之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民币升值给企业造成的影响结果到底有多大,企业是否可以通过自身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和产品性能提升实现利润保值,从而提高自身在海外市场直面同行竞争的实力,应该成为行业企业考虑的重点。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一味的保持大幅贸易顺差增长态势,必然会引来海外合作伙伴的贸易摩擦现象,同时引发反倾销、反垄断、知识产权纠纷等关键问题,但是减少进口做大出口并占领海外市场份额又成为行业发展的必须,我们应该如何决策?本网编辑认为,人民币升值存在的压力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方针和策略,作为装备制造业中的一个子行业,每年3200多亿元左右的销售收入对于整个机械工业来说是微不足道,行业企业要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必须提高其出口产品的竞争实力,而不要被“人民币升值压力”所束缚,否则海外市场大门永远无法打开。

应对人民币升值 五大策略分析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从江苏省社科院和商务厅获得的一份出口企业定量分析联合报告显示,在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对美元汇率不断走高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对机电、纺织服装企业整体负面影响较大。

调查发现,长三角多家出口企业发现,企业界对人民币升值反应不一:有的认为可以接受小幅升值,但是难以承受快速大幅升值;有的认为经过金融危机对低端产能的淘汰,企业议价能力提升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增强了……但有一个基本共识,即升值带来的挑战压力日益加大,需要政府和企业合力化解。

汇改以来,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逐渐增强,企业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应对人民币升值。从外汇避险工具运用来看,远期结售汇和贸易融资成为主要的外汇避险工具,分别有52%和23%的样本企业采用这两种工具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从结算方式来看,分别有31%和10%的样本企业采用尽快结汇、提前收汇或预收货款应对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生产经营手段来看,企业主要通过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定价能力来转移汇率风险,有82%的样本企业通过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来应对人民币升值风险,有57%的样本企业通过谈判提高出口价格应对汇率风险,有33%的企业通过提高品牌影响力来增强出口产品抗汇率风险的能力。这些企业通过加大新品开发力度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形成了自己出口产品的特色,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强,可以向国外客户转移成本上升压力,从而提高了出口企业的承受力。

但是从较长期来看,人民币继续升值的趋势仍不可避免,出口企业仍将面临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业内人士与企业界就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其一,人民币汇率改革应在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下,进行稳健、逐步的调整,以给予相关出口企业稳定的汇率调整预期及过渡时间,避免汇率波动带来剧烈影响。

其二,决策部门宜针对不同产业抵御汇率风险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给予支持,以差别化的政策提升相关产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力。

其三,加强政府与金融、海关、中介机构的协作,建立规避汇率风险预警机制,帮助企业把握人民币对不同外币汇率变动的方向和速度,在合同期限、结算币种、汇率风险的转移和规避等方面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专业的指导。

其四,对招商引资制订本土化率指标。借鉴香港经验,内地在招商引资中对跨国公司制订本土化率指标。以半导体行业为例,中国的半导体市场占全球的1/3,但核心技术在国外。国内的加工型企业生产出各种零部件,出口到国外,完成组装后转到国内销售。这样受汇率变动影响比较大。

如果规定跨国公司从中国的生产车间进口比例逐年减少,比如第一年是100%,第二年要减少到70%,第三年减少到30%等。这样,将迫使跨国公司把设计公司以及整个产业链迁至中国。如果整个产业链都在中国,市场也在中国,那么汇率的变动对于半导体行业的影响就会大大减小。

其五,用外汇储备支持企业“走出去”。企业“走出去”是规避汇率风险的良策。我国有巨额外汇储备,可以制定适当可行的办法,给予“走出去”的企业外汇补贴,加速“走出去”的步伐。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