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信贷成本压力减轻 绩上升超过预期


时间:2010-06-10





  息差上升超过市场预期 未来仍会继续攀升

  从2009年四季度开始,交通银行6.38,0.00,0.00%的息差明显回升,第四季度单季的回升幅度超过了市场的预期,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环比分别提高29个和28个基点,有效地支撑了公司全年的业绩。主要原因是公司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了调整,同时实施定价精细化管理,整体贷款的议价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去年四季度较高基数影响下,2010年一季度公司息差环比有所回落,但较2009年同期仍然扩大了15个基点。随着公司对信贷资产结构以及非信贷资产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未来我们认为公司的息差仍会有小幅的攀升,对公司业绩的贡献进一步加大。

  拨备覆盖率超过150% 信贷成本压力明显减轻

  银监会在2009年中期提出银行需将拨备覆盖率提高到150%以上以加强风险管理,2009年底公司在保证净利润5.59%的增速下,成功地将拨备覆盖率提高至了151%。这使得公司在2010年信贷成本压力明显减轻,根据一季报的数据,2010年一季度公司的信贷成本为0.54%,同比上升1个基点,期末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55%,风险管理方面更加审慎,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

  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趋势

  从资产质量方面来看,2010年一季度的不良贷款率为1.27%,较年初下降0.9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为明显。单季度的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略增加3.87 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32.45 亿元。从目前市场比较关注的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来看,交通银行在2009年新增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中抵押贷款占比70%,信用贷款占比为30%,抵押贷款占比较大,风险相对较小。同时,公司也积极落实银监会在今年年初颁布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在秉承严格的贷前审核标准的基础上,实施更加严格的贷中和贷后管理,并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等进行了专项排查以控制不良贷款的风险;在信贷投放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领域的投放。我们认为,公司贷款质量短期出现明显恶化的可能性非常小,2010年全年将保持稳定的趋势。

  中间业务快速增长 财富管理的优势继续凸显

  在盈利结构方面,交行的手续费收入的增速和占比继续提高。一季度公司的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35.5%,占比较2009 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至18.7%。主要的增长点包括咨询顾问、支付结算与代理和银行卡业务等。公司在银行卡、托管、国际结算等优势传统中间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

  同时在上海“双中心”建设和世博会等一系列历史契机下,公司拓展了多项新业务、新产品,如今年4月底,交行率先启动新台币和人民币双向兑换业务试点。各项新业务的实施将充实其中间业务产品,使交行的金融服务能力、品牌建设以及各项业务的发展得到有效的推动。

  目前交通银行已经获取了保险、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租赁,综合经营稳步推进,协同效应持续增强,是第一家境内全牌照公司,在未来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其优势将逐渐显现。作为第五大以国有为背景的银行,交通银行在近几年向财富管理方向转型十分明显。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交通银行将促进零售业务、中间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及资金业务快速发展,符合银行业发展的长期趋势。

  资本补充计划即将实施 将有效支撑未来3年的资本要求

  2009年7月交行通过发行次级债,有效得补充了附属资本,提高了资本充足率。截止至今年一季度,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1.73%,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12%,符合监管部门的新的要求,但由于信贷资产的快速增长,资本充足率仍然处于下降的趋势。考虑到2010年交行的信贷增速预计为20%,资本金的补充欲望十分强烈,因此公司计划按照不超过10配1.5的比例融资以补充资本金。6月7日交行在A股和H股两地同时发布配股发行公告,预计A+H配股筹资总额约为331亿元人民币,如果该融资计划顺利实施,将有效得提高当前的资本充足率,满足公司未来的资本要求。

  财务预测和评级

  公司2009年全年和2010年一季度的业绩均略超市场预期。在公司的贷款收益率继续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稳步提升以及贷款质量趋于稳定这三个基础上,我们预计2010年交通银行将保持稳定的可持续性增长。作为全国最先实现综合经营的银行,交行在信托、保险、基金、租赁、村镇银行等全方位的业务,为今后金融混业经营发展模式提前确立了优势地位。根据公司一季度的最新情况,我们也向上微调了全年的业绩,预计2010年和2011年公司的EPS为0.7元和0.78元,配股摊薄之后的EPS为0.61元和0.68元,对应2010的动态PE为9.13倍,PB为1.58倍,给予交通银行 “增持”评级。


来源:新浪财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