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由“规模战”到“创新战”


时间:2010-04-21





  “深发展存钱送金条了!”小李一进家门就兴奋地告诉妻子白天看到的新闻。

   “虽然金条保值升值,比给利息划算,但是那么多钱放在那,一年都不能动用。不如咱们选择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吧,更灵活一些,收益也不错!” 妻子提出新的建议。

   “可是,短期理财产品的种类那么多,我们选择哪一种呢?”两个人陷入新的思考。

   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亲密的银行,其依靠抢占地盘躲开营业网点争取客户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在完成了跑马圈地的扩张后,产品、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创新成为银行重要的课题,近年来,银行理财储蓄业务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多渠道的投资路径,同时,银行信贷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支持。

   人们既想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分享股市的收益,又担心会遭遇如2008年那批涉股理财产品的亏损;既想获得较为丰厚的收益,又不愿意把钱长时间地存放在银行。

   投资者的这种心理催生了银行理财产品的“跨界”,部分银行推出股票、基金投资配上低风险的债权、票据投资的新组合,并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进行资产配置。同时理财产品的短期化趋势明显,据报道,从2010年3月26日至4月1日,全国由31家银行共发行了130款个人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市场占比达56.92%。其中,1个月以下(含)理财产品发行38款,1个月至3个月(含)理财产品发行36款。

   银行在为个人创造财富的同时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小企业金融业务,是多家银行近年来开始重视的一项战略。近年来,众多银行从各个环节入手,结合体制创新、产品创新、相关机制创新等手段,努力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方便,支持企业健康发展。

   在我国经济遭受金融风暴席卷后的2009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银行的支持为助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扶持部分中小企业度过危机作出重要贡献,而在这过程中,中小银行的自身发展也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逐渐成长为我国金融领域中新生代力量。

   招商银行14.48,0.00,0.00%行长马蔚华认为,小企业金融在业务流程、产品服务以及风险管理等各方面均具有明显不同于大中型企业金融的规律与特征。要有效推进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就必须勇于颠覆传统的认识与做法,在原有体制框架外积极探索构建新的经营管理体系。

   城市商业银行更是立足地方经济,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调整信贷结构,强化风险管理,为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和结构优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我国的经济转型中,中小银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城商行走差异化、特色化的道路已成为一种共识。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发展和经济金融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是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为防范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各银行也是“身怀绝技”。交行推出“中小企业成长指数体系”, 全面研究中小企业成长规律和风险特征,分别对石化、机械、建筑、物流、纺织、电子、房地产、服务业等行业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授信管理政策,并聘请了行业专家提示风险。招商银行则采取名为“老相识+新技术”的做法,“老相识”就是“熟人文化”,也就是市场营销人员来自当地、熟悉市场,“新技术” 就是借鉴国外技术并结合招商银行经验,推行标准化、流程化、专业化、多岗分离流程设计和信贷手段。

   中移动与浦发的联姻将金融支持产业推至新高点,甚至可能发展成为“产融结合”的典型。所谓产融结合,是指产业与金融业在经济运行中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通过参股、持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内在结合或溶合。业内人士分析,倘若国资委批准中移动实质性进入金融行业,中国“产融结合”浪潮大门或因此而开。

   虽然浦发银行20.54,0.00,0.00%董事长吉晓辉认为“产融结合目前是一种大趋势。”但两年前宝钢的产融结合被监管层否定的案例仍在眼前。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最大的变数应该来自国资委。有媒体报道称,去年国资委曾派团去日本,就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历史进程、现状等问题进行考察,了解日本近几十年的产融结合的成败得失。

   金融创新的道路漫长而艰难,面对创新路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金融监管的基本面非常重要,传统的、基本的、最简单的要素不应该忘记,不应该被忽视,不能因为金融行业的创新或者调整而被忽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