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为货币政策预留更多空间


时间:2010-04-16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3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环比下降0.7%。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总体处于较理想的阶段。

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黄祥斌分析认为,从数据对比来看,2月CPI中“鲜菜鲜果”类价格上涨比较快,但这是不可持续的。此外,2月的猪肉价格有下降的势头,因此3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环比有所下降。3月主要的物价压力来自于原材料,如原油、铁矿石等价格看涨。数据也显示,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2%。从环比看,3月份上涨0.5%。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9%。他进一步表示:“目前在我国的CPI构成中,食品价格对物价水平有较大影响。从今年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粮食已连续6年增产,市场需求能够得以满足,而近期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也制约了未来猪肉价格的上涨。在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等情况下,预计未来食品类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低,加之非食品类价格上涨空间有限,所以未来一段时期内CPI大幅上扬的可能性不大。”

“总的来说,目前物价水平较为合理。”来自交行的分析人士表示,这一方面是由于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低于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25%的水平,“负利率”压力得以减缓;此外,去年数据由于经济下滑导致基数很低,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本年度CPI的同比增速。对此,黄祥斌分析说:“根据万德数据统计,去年翘尾因素的影响占到了1.1%,因此在3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的2.4%中,除去翘尾因素所占比例,实际物价上涨水平为1.3%。从数据整体情况来看,目前CPI和PPI的环比涨跌幅仍属温和可控范围,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良好。”

随着一季度GDP增长11.9%数据的发布,对于经济是否存在过热现象的讨论也在升温。黄祥斌对此表示,一般来说,经济增速达到12%时,会出现对经济过热的警惕和担忧。一季度GDP增长11.9%,虽然接近12%,但这个数字是在去年非常低的6.1%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所以仅从数据上判断将出现经济过热不太客观。但他同时也表示,GDP增长11.9%确实意味着目前经济走势确实较为强劲,加之3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强劲反弹、单月贸易逆差的出现、部分地区民间拆借利率上扬等现象的“集中出现”,当前经济热度问题确实需要引起关注。

尽管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需要警惕和关注的问题,但宏观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的态势已非常明显。在各项宏观数据“靓丽”登场时,央行4月12日发布的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3月末M2与M1增速双双进一步回归正常态势,对市场流动性管理的压力有所缓解。对此,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方明对本报记者表示:“毫无疑问,目前比较理想的经济态势给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货币政策应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总体基调基础上未雨绸缪,加强通胀预期管理,根据各方面情况变化,进行适当微调。应坚持动态微调、灵活适度、前瞻操作的原则,与此同时,引导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复苏还需要资金的进一步支持,因此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很重要。同时,为了避免货币供应量增加带来通胀预期的加强,下一步,信贷政策应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优化信贷结构,在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的同时,将信贷资金用于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的建设,切实支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