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胀下真正触发加息的可能是经济增长过热


来源:   时间:2010-03-31





  “通胀压力渐强,负利率或重现,加息预期升温”,这一观点最近在市场上越来越盛。但是,在判断货币当局的政策取向时,我们必须量化压力程度并考虑央行对通胀的容忍度。回顾上一轮的加息周 期 可 以 看 到 ,C P I指标、“负利率”与否,甚至并不是加息与否的“开关”,真正触发加息的可能是经济增长过热。

  2004年,中国的通胀率一度超过5%,央行仅在当年10月份加息一次;但2006年启动加息周期时C P I仅1%,中国连续8次加息直至2007年底。有经济学家认为,2004年在高通胀下仅加息一次,是由于经济增速在10%以下尚未过热;2006年4月启动加息周期的原因是经济增速连续两季在10%以上,而2008年3季度降息的原因则是经济增速掉到10%以下。

  再回归到当前的经济现状。本轮通胀压力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又应该主要针对什么?上一轮的通胀无疑是境外市场的输入因素和成本推动作用最大,而本轮通货膨胀最大的起因无疑在于2009年货币信贷的膨胀,这一膨胀也直接导致了楼市、股市等又一轮的泡沫。由此看来,治理通胀的根本在于回笼货币。

  中国银行的报告亦表示,当前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信贷供给调控,而终端需求的复苏尚不稳定。《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对于投资的调控应是结构性的,还应该鼓励私人部门的投资,而加息显然无法对终端需求进行结构性调整。因此,宏观调控仍将以数量型调控为主。

  面对当前向好但并不稳定的经济,以及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央行在年初即超预期地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在公开市场加大了央票回购力度,这些操作反复引发市场加息提前的猜测。但笔者认为,数量型工具的使用有效地管理了通胀预期,进而减少了加息压力。而且,中国银监会自去年三季度开始强化监管,提高了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多项监管指标,进一步加强了货币信贷的收紧。正是这些政策工具的超常规使用,改变了大众预期,从实际和心理两方面降低了加息压力。

  另外一方面,能否加息还有一道硬约束,即若先于美联储加息将再度吸引热钱流入。美联储上次的议息会议已经表明,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维持低利率。有专家认为,此次央行也不会贸然在美国之前加息,即使CPI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说到这里,笔者想起一位机构朋友的话,“加息其实不是利空,加了息、升了值,热钱就又回来了,市场也该好了。”不过,这个道理机构明白,难道央行就不明白么?


作者:刘振冬来源: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