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委员会扩容外部智囊力量强化


来源:   时间:2010-03-30





  中国人民银行29日消息,即将召开的央行2010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将送走离任的樊纲,迎来周其仁、夏斌、李稻葵等三位新成员。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中,无政府官员背景的金融专家人数由此前的一名增加到三名。分析人士表示,这一变化体现出央行货币政策智囊团对外部专家意见的倚重,有利于今后政策的科学制定。

  此次三位金融专家同时进入货币政策委员会,凸显央行货币政策制定较以往更注重外部金融专家的力量。目前,世界经济金融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走势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国内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货币政策的制定面临着比以往都要复杂的局面。金融专家委员人数的增加,有望帮助央行对政策制定环境做出更为全面、客观的判断,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建议,最终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实施效果。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的规定,与其他委员相比,除了年龄、专业知识等方面的硬性要求外,金融专家委员还要具有两个条件: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金融研究工作10年以上;非国家公务员,并且不在任何营利性机构任职。

  新增的三位委员在金融研究领域各有特色。周其仁长期研究产权与合约、经济制度变迁等,曾发表多篇文章力主改革完善市场制度,打破行业垄断;夏斌曾担任央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司长,经历了金融机构的体制变革历程,深交所总经理的履历也使其对资本市场有较深的理解;李稻葵的“海归”背景赋予其国际化视野也是近年来央行有意吸纳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包括:在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讨论包括货币政策的制定调整、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政策控制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有关货币政策的重要措施、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问题。货币政策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会议一方面会对过去金融货币政策进行总结,讨论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同时还要对今后金融货币政策提出建议。

  货币政策委员会不是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而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根据1997年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的规定,以往委员会委员除来自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金融机构,每届委员会还要有金融专家一名。过去四届里金融专家委员分别是经济学家黄达、余永定、李扬和樊纲。

  目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国务院副秘书长尤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财政部副部长李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保监会主席吴定富、银行业协会会长蒋超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

  周其仁:中国应率先主动退出刺激政策

  周其仁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

  周其仁认为,中国率先退出刺激政策的理由,一是中国的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已经保证了8%以上的经济增长,既然第一个复苏,当然有理由第一个退出;二是中国的经济刺激也付出了一些代价,主要是大量货币的发放,对物价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周其仁认为,所谓刺激政策,就是政府在短期内用负债、用扩大的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都是在需求这一侧采取的短期办法。正确的解决办法是让经济回到能够持续增长的可靠基础上来,最重要的是在供给一侧进行结构性的改革。就是要动员更多的人,更积极地刺激市场需求,从事有效的生产,这是经济增长的根本。

  周其仁指出,短期的刺激政策也许必不可免,但是不能把这个看成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所以退出和进入要组合。政府的负债、过量的货币供应要退出,坚决有步骤地退出,但是结构性的改革要进入,要加快。

  周其仁还认为,货币像蜂蜜,有一定粘性。货币流到的地方,价格就会涨起来,流不到的地方,价格就不会变化。这个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去年股市、楼市的大涨。央行大量增加货币供应量一定会改变市场商品的相对价格,未来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很大。

  周其仁说,由于国内的投资、消费不可能大幅度下降,只要出口继续恢复,2010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会达到10%甚至10%以上。不过,随着经济的复苏,全球贸易失衡的现象将重现。

  在汇率问题上,周其仁认为,看似保护我国出口行业的汇率政策,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激发了经济过热带来的痛苦。人民币流动过剩使土地、能源、劳动力价格都涨上去了,出口企业照样要承受经济过热带来的代价,而且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不知不觉就毫无反抗之力。如果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早一点升上去,很多出口产能就不会过热。

  夏斌:是否加息要考虑三个因素

  夏 斌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金融学硕士,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针对当前的货币政策,夏斌认为,2003年到2008年,是中国经济一轮高速增长期。在这期间,M2平均增长17%,信贷平均增长15%。从这个角度来衡量,2010年的政策目标对应的信贷增长率是18.7%,是相对宽松的。

  夏斌认为,是否加息,有三个问题需要考虑。一是负利率问题,如果出现实质负利率,就要考虑加息;二是要考虑预期,如果3月份CPI很高,而预期后面几个月很低,负利率的趋势就是一两个月,那就不适合加息;三是要考虑中美利差水平。如果美国保持利率水平不动,中国因为加息导致热钱流入,这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关于汇率问题,夏斌有三个观点:第一,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美国的贸易问题;第二,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第三,人民币升值,其实并不是美国当今的核心利益所在。美国国内的储蓄是支撑不了巨额国债的发行的,客观上需要吸引全球资本进入美国。这样,美元汇率需要保持稳定乃至升值态势,才能起到吸引作用,这是美国的核心利益。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夏斌认为,观察历史上英镑、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中心货币的兴衰,除了本国的经济要好,还要有黄金1109.90,-0.40,-0.04%作为一定的保证。目前中国黄金储备只占整体储备的极小比例,这和人民币的长远理想是不相符的。中国需要黄金等战略物资的储备,以作为人民币的战略准备。这是一个长期战略,见机会就要买。另外,夏斌建议开放黄金进口资格,这样可以通过民间机构进口黄金,中国央行再从国内购买,可以缓和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对于市场关心的房地产贷款,夏斌认为,首付比例不是市场微观机构可以竞争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有很强的宏观杠杆率意义,应该由宏观政策统一起来规定,不能由各个银行自己去制定。

  李稻葵:CPI涨幅逾3%可能加息

  李稻葵

  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公司金融和中国经济。

  对于加息的时点,李稻葵认为,中国加息最主要的参考变量是通货膨胀水平。假如未来CPI涨幅在某些月份超过3%,就有可能加息。二季度我国有可能加息,加息时点不会完全比照美国来。先于美国加息是否导致热钱流入,这个问题不是非常重要。影响我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一个重要因素不是热钱,而是贷款量。

  央行货币政策主要参考两个变量,一个是新增贷款量,一个是CPI,这意味着货币政策还是主要看国内因素。中国已经是个大经济体,自身运行情况变化更为重要。

  至于GDP增幅,李稻葵认为今年将在9.5%左右。一季度GDP会高一些,同比增速将达到11%甚至更高,到下半年将逐步回落。但这并不能说经济将发生“二次探底”,事实上经济自身发展动力正在逐步回升。对于经济转冷的风险,目前看还是比较小的。

  李稻葵认为,今年是股市和楼市的调整年和波动年。股市近期在寻找新的方向。房地产市场也会在短期内出现回调,之前它的价格上涨太快。这是总体情况,局部市场可能会有所不同。房地产市场的下跌可能不是直线下跌,而是在波动中调整。

  对于汇率调整问题,李稻葵认为,人民币汇率进行主动调整是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的途径之一。而具体的调整时机,应该选择在9月之前,否则美国中期选举时,人民币汇率又可能会成为问题。

  在谈到中美贸易顺差问题时,李稻葵表示,不应该简单地只关注中美贸易之间的数字,应该将中美贸易之间的顺差视为日本、韩国以及包括德国在内多国对于美国的贸易顺差。因为中国的出口大多为加工贸易,中国进口这些国家的设备和原材料,然后将其出口到美国。在此过程之中,中国只获得了加工收益。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