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推绿色转型可从三点着手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赵海娟    时间:2017-07-07





  “金融可以帮助绿色产业开拓市场;金融可以为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民营企业退出提供更好的服务;金融要解决不青睐科技创新的弊病。”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7月6日在2017中国绿色发展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金融助力绿色转型,可以从上述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卢中原提出,金融可以帮助绿色产业开拓市场。


  “绿色转型,必须要有市场。如果仅靠政府强力推行,老百姓和市场是不会买账的。没有市场的所有创新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卢中原说,因此,金融要助力绿色产业发展,可以从帮助该产业找准市场定位出发,提供相关的产业发展评估、研究、预测,然后设计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以保证该产业发展有后劲。


  卢中原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例,认为金融在帮助该产业找准市场定位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到目前为止,市场推广得并不太理想。他说,经过调研发现,市场定位不准确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遇阻的主要原因。实际上,金融如果能够帮助其找准定位,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很有前景的,对金融的需求也是很大的,但前提是金融产品和服务要有针对性,要“解渴”。


  其次,金融要助力绿色转型,可以为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民营企业退出提供更好的服务。


  卢中原认为,目前,我国“三高”企业退出的成本很高。国有企业虽然负担重,但可通过财政政策的援助解决一些问题。而民营企业退出的隐性成本过高,其债务链条由于抵押、担保等各种各样的机制比较薄弱,适应他们的金融产品也不全、不完善,导致难以解套,“僵而不死”。


  卢中原表示,要想帮助这些“三高”民营企业退出,就需要完善金融制度,提供相关金融产品,降低企业退出成本,帮助企业解套。


  最后,金融要助力绿色转型,就必须解决其不青睐科技创新的弊病。


  卢中原认为,绿色转型要依托科技创新,但金融本身并不青睐科技创新,而更青睐短期盈利。“我在调研中发现,科技创新比较活跃的地方,金融业相应地也是比较发达的;但反过来并不成立,国际上的大金融中心,也就是金融资源聚集的地方,往往并不是科技创新中心。”卢中原说,绿色转型,需要培育许许多多的支持绿色转型的科技创新成果,并进行成果转化,这就要求金融必须解决不青睐科技创新的弊病。


  “2017中国绿色发展论坛”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新华社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北京基金小镇共同举办。本次论坛共设置一个主论坛与三个平行分论坛,分别围绕“金融助力产业绿色转型”“可持续城镇化与未来绿色城市”“金融科技助力绿色金融发展新思路”“环首都绿色经济发展面临新机遇”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多维度解析绿色发展的大势与机遇。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国内首家绿色银行方案通过评审

    5月16日,大同绿色商业银行方案评审会在京召开。经过评审,与会专家通过了这个方案。据了解,这是国内首个经过专家评审通过的绿色银行组建方案,标志着大同绿色商业银行从方案研究,进入组织筹建阶段。
    2017-05-17
  •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多重使命

    绿色债券在我国正呈扩展之势,不仅发行品种做到了全覆盖,而且累计发行绿色债券总量位居全球第一。但与我国债市规模相比,绿色债券体量依然太小。如何增大绿债的境外融资能力,推出“绿色股票指数”,建设绿色权益交易市场,相...
    2017-06-21
  • 五大试验区绿色金改总体方案出炉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称,央行将会同相关部门全力地支持五省(区)绿色金融的改革试点。想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金融投入的力度,一是要研究探索把评级达标的绿色信贷资产纳入到货币政策操作合格质押品范围,二是进一步完善宏观...
    2017-06-27
  • 央行继续大力推动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昨日在绿色金融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是首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
    2017-09-06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