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等政策利好 高性能钢铁告别微利时代


时间:2011-09-29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家对钢铁业的宏观调控政策接连不断出台,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布局调整,等等,这一系列的宏调政策,对钢铁业将产生什么影响,对于钢材市场是利好还利空,钢贸企业应如何应对,这似乎成为时下钢材流通业的一个热门话题。

  目前,钢贸公司老总对钢铁业的这些宏观调整政策十分关注,进行认真研究,跟踪调研,或从中寻觅商机,或调整经营策略,或转型另辟蹊径。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观察,进入2011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不少宏观调整政策,直接指向钢铁行业不少。诸如节能减排: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今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主要目标,其中单位GDP能耗目标要比上年下降3.5%,而万元人民币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上年下降7%。发改委还公布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目标,要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比上年减少1.5%。今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8%-10%。这对钢铁业来说,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钢铁业是工业领域众多高耗能产业中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划条件》对污水排放、节能等进行规定。根据2005年制定的钢铁产业政策,吨钢综合能耗高炉流程低于0.7吨标准煤,但在新的钢铁行业标准中吨钢高炉工序能耗不得大于0.446吨标准煤,降幅接近40%。新标准在重申2009年钢铁振兴计划的规定——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低于1千克,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8千克之外,新增“吨钢污水排放量不超过2立方米”要求。可见,“十二五”钢铁工业面临“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法律法规要求更加严格。我国承诺“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在这一目标确定后,钢铁业将在其中承担多大的责任。欧钢联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钢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全球钢铁行业总排放量的50%,而欧盟27个成员国仅占比8%。

  再有,钢铁业面临的淘汰落后任务同样相当艰巨。钢铁行业进入落后产能淘汰“加速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明确2011年前,钢铁企业高炉有效容积400立方米以下,转炉或电炉公称容量30吨以下(不含特殊钢电炉)产能将被全部淘汰。相应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国务院要求,实施淘汰落后、建设钢铁大厂的地区和其它有条件的地区,要将淘汰落后产能标准提高到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及相应的炼钢产能。此举意味着,中小钢铁企业将大量出局,其中,为数众多的民营钢铁企业将不得不遭遇生死劫。

  还有,钢铁业的布局调整。两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优化产业布局,“有序推进城市钢铁、有色、化工企业环保搬迁。”发改委官员透露,整个“十二五”期间,中国钢铁产业开始重新布局。首要目标是全国39家城市型钢厂,按照沿海沿边的原则,五年时间内,搬离城市。推进钢铁工业向沿海沿江转移,沿海沿江钢铁企业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到40%以上。培育形成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6-7家具有较强实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力争到2015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从2009年的44%提高到60%以上。

  在“十二五”期间,钢铁业完成和实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和布局调整,无疑对国内钢材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引起众多钢贸企业的经营者高度关注。其对钢材市场的影响体现在:

  首先,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的政策实施,未来钢铁产能盲目扩张现象将得到遏制,钢材产量增长势头减弱,钢材市场供需矛盾有望缓解,2010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约为6亿吨,但与此同时,我国粗钢产能已经逼近7亿吨,全国粗钢产能过剩约为1亿吨。目前各地正在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如河南省今年拟淘汰炼铁(铸铁)落后产能118.48万吨、炼钢产能227.1万吨;海南省已全面打响了淘汰落后产能攻坚战,计划到2011年,海南省将全部淘汰钢铁的落后产能。从整个钢铁业的淘汰落后目标来看,2011年将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那么,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将得到改善。况且,国家的政策导向很明确,新的钢铁产能将严格控制,国家不再批新的钢铁生产项目。落后产能的淘汰,新建产能的控制,这样,未来的国内钢材市场供给过剩、供需失衡的局面将得到改善,有利于钢材市场稳定,显然这对钢市的稳定是一大利好。

  其次,钢铁行业的布局优化,对国内钢材市场也将带来影响。根据“十二五”规划,有序推进城市钢铁的搬迁,时下钢铁业优化布局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鞍钢鲅鱼圈、首钢曹妃甸沿海现代化钢铁基地已经建成;首钢搬迁已顺利完成,重钢等企业的环保搬迁已经启动。“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布局优化进一步推进。宝钢湛江和武钢防城港钢铁项目在条件成熟时应该尽快获得批准开工。位于省会和大城市且缺乏资源依托优势的城市钢厂,应逐步压缩产能,结合联合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选择资源、运输和市场等条件好的地区,进行环保搬迁。由此,钢材资源分布不均状况也将得到改变。比如,目前国内钢厂的“东多西少,北重南轻”特征明显。东部地区仅华北和华东两个地区的产能占全国近70%。而如果以长江为界限,长江以北占61.1%,长江流域占23.5%,那么这两个区域就占了近85%,长江以南的占15.4%。具体分区域看,华北地区有3亿吨的钢铁产能,超过当地消费1.3亿吨。现在全国位于省会直辖市的钢厂有20个,城市型钢厂总共有39个。城市钢厂的总产能是2.28亿吨,占全部总量的39.5%,也就是说,全国有近40%的产能集中在城市。随着一部分钢厂从城市搬出,转移到钢材资源缺乏的地区,今后西南地区净流入3000万吨,东南和西北基本上是持平。

  这样,各地的钢材市场资源分布情况也将随着钢铁业布局的调整而改变。为此,钢贸商也相应调整经营策略,如在上海地区,不少钢贸企业走出上海,突破围城,将销售重点向西部地区转移,一些钢贸公司已在重庆、成都、新疆等地区建立销售分公司,在这些地区拓展市场,因为未来这些地区的钢铁产业将得到发展,钢材需求也将明显增加。如在“十二五”时期新疆将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计划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万亿元,相当于“十一五”实际完成量的近3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开发、钢铁、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将成为新疆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大“主战场”,铁路、公路、民航、管道等在内的交通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以及通信设施建设等也将在未来五年加速推进。所以,时下不少钢贸企业根据钢铁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进行了经营战略的大调整。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十二五”期间国内钢铁业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和优化布局的规模实施,钢材市场也将随这而带来新的变化,钢贸企业将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而谁能赢得商机,就看谁率先做好准备。

  新材料产业利好高性能钢铁

  近日,《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起草完成,“十二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预计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其中,高性能钢铁是获得重点支持的六类新材料之一。国家将通过税收减免、补贴、重大项目支持等形式支持企业的研发、研究成果产业化和发展相关配套设施,资金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保守估计达数千亿元。新政的出台无疑将带来钢铁产业的变化,罗百辉认为,受新政策出台的影响,高性能钢铁等高端产品市场将获得较大收益。

  新资金注入新血液

  据了解,目前我国钢铁市场一直处于高成本、低库存的运行状态,钢铁行业面临能源和原料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行业利润被极度压缩。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表示,铁矿石和海运费的上涨给整个行业的赢利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相关数据表明,仅今年9月第一周,青岛港铁矿石现货价格就上涨了0.8%,唐山铁矿石的价格则上涨了0.7%。

  与此同时,海运费继续大幅上行。8月初以来,巴西和大洋洲到中国的铁矿石海运价格已分别上涨36%~40%,巴西到中国的海运价格9月已达到每吨27.18 美元。

  相反,钢材市场需求仍然较为疲软,库存量超过1400万吨,月同比增长超过20%。

  “外部及内部环境已经不足以支撑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苑志斌说,“国家通过各种形式注入的新资金则有望为钢铁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帮助其迎来市场的新突破。”

  东兴证券行业分析师孙继青则认为,新资金的注入在体现政策引导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短时间内,高性能钢铁市场不会发生大规模爆发。

  “注入资金体量还不足以支撑整个行业的后续发展。”孙继青说,“一般说来,大型钢铁公司仅月营业额往往就超过千亿。”

  同时,螺纹钢、热轧带钢、热轧硅钢等低端钢材在建筑业强势发展的情况下还无法被替代。今年,全国保障房已开工建设868万套,这无疑将进一步带动建材的需求。

  告别“微利”时代

  近年来,传统钢铁行业遭遇“瓶颈”。尽管我国普通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5%,但大多属低端产品,赢利能力极低。

  粗放型发展导致的产能过剩以及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粗钢总体产能过剩约1 亿吨,尤其是中低端产品,赢利能力大幅下滑,毛利率由2008 年之前的15%~20%下降至不足10%。例如,目前,螺纹钢加权利润为每吨85.1 元,环比下降超过50%,毛利率仅为1.72%。

  整个钢铁行业处于微利时代。不仅如此,我国虽然是世界钢铁生产大国,但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相对滞后,如高压锅炉管、核电用管、特种钢材等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包括日本、美国、德国、瑞典等在内的世界发达国家高性能钢铁的产量占到了全球产量的70%。罗百辉认为,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建设期接近尾声的背景下,普通钢材的需求将会放缓,汽车、机械、电力、石油等行业的发展将会拉动高端钢材需求快速增长。因此,高性能钢铁材料的崛起正是钢铁行业调整的良好契机,不断加大高附加值品种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才是大势所趋。而“十二五”期间大规模资金的注入不仅会在市场氛围上形成极大的利好,也会对钢铁行业产生非常实际的效应。

  正因为如此,国内优秀的特钢公司受到了券商和投资者的极大关注。目前国内特钢生产比例仅为5%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15%~20%的水平,加之核级用钢基本被国外企业寡头垄断,因此,诸多分析认为,特钢板块是行业未来的希望。

  然而,孙继青则表示出对高性能钢铁技术产业化的担忧。他说:“许多高性能钢铁的一些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层面,科研成果还没有推进到产业化的程度。”他指出,产业化进程将决定高性能钢铁市场未来前景。

  高性能轻质合金有望成为"十二五"期间新材料十大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未来受政策支持的可能性较大。由于高性能合金对传统结构功能材料有良好的替代性,近几年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必有所表现,建议投资者关注。高性能合金包括轻质铝合金、镁合金、硬质合金、高温合金、非晶合金等,未来的投资机会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对传统材料的替代。高性能合金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因此在汽车、航空、装备制造、通信、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对传统材料有良好的替代性。如果以产品为标准进行分类研究,未来最低的需求增速都将达到20%以上,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其次,充分受益于《新材料行业十二五产业规划的出台》。未来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上,有两点值得关注:第一,进行产业基地建设,比如陕西钛合金产业基地已经在规划之中。第二,通过重组并购及提高准入门槛等方式规范行业发展,有利于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钢铁工业由大而强

  “十一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在关键工艺技术与装备领域和产品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成果,基本建立起技术创新体系,为钢铁工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1、垂直行业网站掀上市风潮。

  4月13日消息,国内第一大钢铁网站“我的钢铁”网IPO成功,成为国内第二家成功上市的行业网站(第一家是中国化工网)。据模具网CEO罗百辉介绍,在互联网业界这种行业网站还有一个更流行、更专业的叫法,就是“垂直行业网站”。比如中国服装网、中国石材网、中国化工网、模具网等只关注某一行业的、专业性较强的网站。垂直行业网站本身没有规定具体的网站业务,所以会出现同样的类型网站但却是不同的表现形式。按照目前来看,多数垂直网站都会以资讯模式为主,兼以论坛、博客甚至客户端、微博等不同形式作为辅助业务。此类网站的价值,常常取决于所处行业本身的价值,当然这里的价值,更多意义上是从经济、资本角度去说。

  罗百辉表示,从国内外看,单纯从媒体角度出发而上市的垂直网站鲜有所闻,更多的尝试是整合媒体属性、咨询服务、客户端软件产品以及其他应用后形成的“捆绑式”上市战略。其中,用户会员+广告是垂直行业网站极为流行的盈利模式,虽然单一,但是简单有效,而且不同的行业网站可以针对此模式衍生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垂直类IT产品网站中的“网店”、“产品库”以及其他捆绑会员服务等。

  垂直类互联网网站在IPO上以往比较低调,主要原因为四点,一是,即使不上市,充足的现金流完全能够维持网站的发展;二是出于巩固自身行业垄断地位,不愿意引起业内外的注意。三是行业自身风险较大,没有信心把握上市后发展前景。四是行业正处于隐形的、表现微弱的下滑期,虽短期影响不明显,但可预计下滑将成大趋势。不过,虽有以上因素存在,此次“我的钢铁”IPO的成功,或将对其他行业垂直网站起到一定鼓励作用。

  2、兼并重组和创新高端钢

  2009年,尽管全球钢铁产量减产21.5%,但在中央4万亿投资计划的强烈刺激下,中国钢铁业仍旧“大干快上”。全年粗钢产量比上年增长13.4%,增幅排世界第一。不过,直到2009年5月,我国钢铁行业才暂时扭转连续数月亏损的局面。然而,当年我国钢铁行业亏损面仍高达28%,亏损总额为165亿元。

  2010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97亿元,销售利润率2.91%,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其中实现利润前20名企业的利润约占83%左右,而大多数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今年1月,进口铁矿石均价151.4美元/吨,同比涨幅66.1%。伴随二三月份每吨钢材价格下跌400元,进口铁矿石价格也回落了13%,不过3月底铁矿石价格再度上升,4月上旬进口铁矿石的港口价格已经达到183美元/吨,许多钢铁企业再次陷入亏损。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7000多家,其中小型企业多达6000多家。中国钢铁企业从业人数高达300万人,在全国31个内地省及直辖市中,唯有西藏和宁夏两区没有钢铁企业,其他29个省均设有钢铁企业。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教授董登新认为,在这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背后,除了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就是钢铁品质低下,无法适应高端需求。中华商务网首席分析师马忠普也撰文指出:我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疯狂涨价问题上缺少产业链上的战略调控能力,这是造成钢铁企业如今处于微利境地的主要原因。

  现在,由于2011年国际铁矿石涨价使得中国多支付1900亿元。三大矿的利润是中国钢铁企业利润的20倍。三大矿通过推升铁矿石价格,打压中国钢铁工业,进而影响中国下游行业的竞争力,这正是国际资本推升铁矿石价格的又一个战略目标。如果中国钢铁企业建立自己的国际产业链优势和一定数量的国际权益矿,三大矿强行涨价就会面临市场份额减少的压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可以影响国际铁矿石价格的战略调控实力。没有这个实力,对铁矿石价格谈判就无需再抱不切实的幻想。

  不过,《南方都市报》刊登评论员刘斌的署名文章称:钢铁业亏损别总拿铁矿石涨价当“挡箭牌”。反观国内的钢铁企业,虽然早在数年前已经开始了重组整合,但限于各地方利益的障碍,并未获得实质性进展,可以说国内钢铁行业的整合和改革基本沦为“半吊子”工程。在全球铁矿石资源日益集中的情况下,国内钢铁行业始终没摆脱过于分散的被动局面,最后沦落到替国际矿商“打工”的结局也就并不令人意外了。

  事实上,2009年,10个省的粗钢产量才超1000万吨,其他19个省的粗钢产量均不足1000万吨,有的省钢铁年产量甚至只有20多万吨。钢铁产业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董登新撰文称,诸侯割据、各自为阵,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做大地方GDP,为地方政府增收。

  为此,马忠普呼吁,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转变钢铁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德龙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立国也认为:“十二五”期间应该充分鼓励国内钢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加大找矿、探矿、开矿的力度。但是他并不否认未来十年,我国钢铁业仍会继续保持高成本增长,产量将是微量增长。他甚至直陈,钢铁利润则是在制造业中最低的行业。

  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正如去年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董登新认为:从长远战略来看,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当前和今后贯穿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从今年开始已正式“破题”,实施兼并重组和创新高端钢将是正确之路。

  3、钢铁精品领域成为下游重要支撑。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钢铁工业研制和生产出一大批钢铁精品,包括百米高速重轨、高压油气输送用管线钢、高等级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和高牌号取向硅钢、高级不锈钢、高强汽车板、超深井、耐腐蚀抗挤毁油套管等品种,实物质量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下游用户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4、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拥有科技机构200多个,科技机构人员总数为4万多人,高学历人员的比重逐年增加。我国钢铁工业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6个,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中心12个,工程研究中心10个,企业技术中心33个,创新型企业17个,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大学、研究院所为辅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具备了独立自主开展技术创新的能力。

  5、关键工艺技术与装备领域迈入新里程。

  钢铁工业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成本冶炼、新一代控轧控冷、性能预测与控制及一贯制生产管理等关键工艺技术,促进了钢铁工业的资源与能源节约、生产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真空精炼、大方坯与大圆坯连铸、冷轧机组以及取向硅钢生产线自主集成等装备技术的创新,代表着我国钢铁工业已具备主要工序核心装备与关键工艺的自主集成能力,具备了自主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千万吨级钢厂的能力。鞍钢鲅鱼圈、首钢京唐、宝钢梅钢宽带钢冷连轧机组的自主集成、自主建造,标志着我国钢铁工业自主设计、制造、工程建设和掌握运用新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6、产业链融资模式提升核心价值。

  “金色链”是光大银行在长期服务钢铁行业客户的过程中,形成的服务钢厂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品牌。“金色链”通过光大银行金融服务与产业链的有效组合与深度介入,协助钢铁行业客户打通整个产业链,并通过产业链条上各节点企业的协同成长,提升钢铁行业客户的整体价值,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光大银行在服务钢铁生产企业的过程中,认识到产业链的整合和协调是钢铁生产企业的战略重点和行业发展的大趋势,银行需要精准把握行业特征和特定客户需求,分析行业资金流和管理流,制订专业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形成对整个行业链条的专业化服务。

  作为模式化经营的成果,光大银行围绕钢铁行业的需求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促进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型,成功打造了“钢铁金色链”业务,将行业金融服务范围拓展至上游供应商及下游钢材经销商和加工企业,针对钢铁生产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交易模式和业务合作特点,结合行业运行规律,确定了以龙头钢铁生产企业为核心、以其上下游协议户为突破口的营销策略。在该行大力推动下,截止到2010年末,光大银行已为23家核心钢厂搭建了“钢铁金色链”供应链融资网络,网络项下时点存款较年初增加186%,网络项下入网经销商较年初增加101%,在取得了钢厂上下游客户认可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据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透露:“进入2011年,光大银行将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深入解决产业链融资难题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钢铁金色链’网络,推进‘商商银网络’、‘1+N保理’、‘未来货权网络’三个重点网络产品,同时研发‘市商银网络’模式,以进一步延伸钢铁行业金融服务深度”。


来源:机电在线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