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钢贸商表示 2010年度钢材生意难做


时间:2011-01-12





  在辞旧迎新之际,希望、忧虑、惆怅、不安……商家心态各有不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回眸2010年的钢材市场,瞬息万变的行情,跌宕起伏的价格,持续不断的“倒挂”,日趋激烈的竞争……让众多钢贸商深切地感受到,如今的钢材生意何其难做,归根结底,总结起来只有三个字:

累、难、亏

“累,太累了!”一位钢贸公司老总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连续说了几个“累”字。为什么如今的钢材买卖很累?因为难做。现在的钢材市场供大于求,有了资源却愁卖不了,价格“倒挂”还亏本。靠贷款经营,仿佛是给银行打工,辛辛苦苦赚的钱,付利息都不够;不贷款也不行,没有资金没法做,运转不起来。时下,这位老总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说2011年公司正在考虑改变思路,要尝试转型。因为不转型,就没有出路。

是啊,“转型”是当今钢材流通领域的一个最热门、也是最时尚的话题。主业亏损副业补,现货亏损期货补,田内损失田外补。于是乎,过去的2010年,不少钢贸公司纷纷转型,或搞资本运作,融资担保,搞起风投公司;或涉及物流业,建物流园区,办钢材市场;或开饭馆,搞餐饮,卖老酒;或改行投身影视娱乐圈,投资拍摄电视剧;或在期货市场拼搏,指望一夜能暴富……一时间,钢贸商们构筑起一个个新的舞台,演绎出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戏剧。这里有成功的喜剧,也有失败的悲剧,给人们留下诸多的思考和教训。

“最悲情”老板

被称为“2010年钢铁圈风云榜”之“最悲情”的那位跳楼自杀的钢老板的经历,给了众多钢贸商一针清醒剂:钢贸商转型似乎并不容易!

据悉,这位老板经营的是一家专门从事建筑钢材经营的钢贸企业,在全国各地设有多个分公司,生意还算不错。然而,这位老板急于求成,一心想做大做强企业。他尝试转型,延伸到下游行业,曾在长沙涉足房地产开发,却因政策调控而折戟损兵。尔后,钢材期货市场和钢材电子交易市场的日趋红火,令这位钢老板怦然心动,他想利用钢材的金融属性赚上一把,谁知却在电子盘的行情波动中遭遇“滑铁卢”。最终,个性自闭、忧郁的他,竟然跳楼身亡,与他苦心经营的钢贸事业永别了。这位钢贸商演绎的悲剧,尽管是一个特殊的个案,没有普遍性,但却告诫钢贸企业:在转型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切忌一时的冲动和贸然盲动。



“最大手笔”

在钢贸商转型的舞台上,那成功、精彩的戏剧,同样令人惊喜。被称为“2010年钢铁圈风云榜”之“最大手笔”的钢老板,以5.6亿元资金成功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为钢贸企业开辟了一条“借壳上市”的新路。这家钢贸公司早在1994年涉足上海钢贸行业,从经营钢材起家,之后在上海和苏州开办了两家钢材市场。再后来涉及资本市场,成立两家融资担保公司,开始进入金融行业。后又进入房地产行业,在多个城市成立了房地产公司。2010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上市梦。

这位钢老板探索“借壳上市”之路,打造成一个以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经营为模式的大型企业集团。“借壳上市”之路,也让钢贸业中的一些龙头企业跃跃欲试。不过,业内人士指出,钢贸企业通过借壳上市也好,兼并上市也罢,买下的不仅仅只是一家上市公司,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上市公司经营的道路,远比单纯的钢材贸易复杂得多,前进的路途也许是坎坷不平、艰难曲折的。承担不起这份责任是不行的,且须三思而后行。

“五做”思路

在如今的变革大潮中,钢贸企业在转型中谋求发展和新生,这似乎是一种趋势。然而,迄今仍有一批钢贸商在苦心经营的那块熟悉的土地上默默耕耘。他们坚信:“生意难做也得做,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位钢贸公司老总对笔者说,他在钢材贸易领域已经干了十多年,已经与钢贸业结了缘,有了感情,不想去搞自己不熟悉的行当。其实,每个行当都有风险,另辟蹊径,经营别的行业,没有三五年时间是搞不出名堂的,而且还要付出大把的学费。现在他只想把钢材贸易这个阵地构筑好,把钢材生意做得精一些、专一些、深一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人精我专,要永远领先一步。这些老板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上谋求“转型”,在“做”字上用功夫,确定“五做”思路:一做终端,二做波段,三做服务,四做外地,五做结合。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力以赴投身钢材贸易,力争取得一个好收成。

来源:中国钢材价格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