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并重组大潮将至 沿着产业链寻找新奶酪


作者:谢岚    时间:2010-07-09





  对于近期国内钢材市场的走势,业内人士仍持悲观态度,认为在依旧缺乏明显利好因素支撑的情况下,未来1-2个月国内钢材市场仍将维持弱势调整格局。而从限产、产业结构调整到兼并重组,中国钢铁业也正面临着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时刻。只是,凤凰涅槃之前,人们不知道这种令人焦灼的"煎熬"还要延续多久。

  黎明前的黑暗有多久?

  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加剧,钢价持续跳水,资源成本高企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再加上国家节能减排和出口退税最新政策的压力——“煎熬”两字,或许可以为眼下中国钢铁行业所面临的境遇做一个注解。

  与此同时,如何主动寻求战略突围也已成为摆在中国钢企面前的一个共同的命题。限产、结构调整,兼并重组还是寻找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无疑,这些“三十六计”需要时间来施行,也需要时间来验证。

  钢市阴跌转跳水底在何方?

  “现在对大家影响比较大的还是信心,因为包括采购经理人指数之类的一些数据都处于下滑状态,受这些指标的影响比较大。”7月7日,河北某大型国有钢企一位高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探底复探底,整个市场都在议论这个底何时才能到。兰格钢铁网资讯总监马力指出,钢材市场已于最近一周打破从今年4月开始的弱势阴跌下滑的局面,表现为持续明显下跌,各地价格累计下跌幅度较大。

  以冷轧板卷为例,同样来自兰格钢铁网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日,国内10个重点城市1.0mm冷轧板卷平均价格为5356元,比上周同期跌146元,比上月同期跌451元,前期价格较高的沈阳地区跌300元,上海、成都跌200元,北京、郑州跌150元,杭州、广州、天津、武汉跌100-120元。部分重点城市价格已经跌破5000元大关。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及进入夏季后需求的萎缩辅以钢厂对市场变化反应迟缓、减产不力,导致市场供需矛盾逐渐加剧,是本周价格暴跌的根源。”马力表示,“经过近一个月弱势下滑考验的市场商家心态终于被打垮,也是此次价格大跌的重要推手之一。而金融资本市场出现的下跌又对此次价格下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随着钢价跌跌不休的,是库存的直线上升。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粗钢累计产量已经达到26,890万吨,同比增长23.8%。其中4月份我国粗钢日产量创下184.7万吨的历史新高,折合年产量6.7亿吨。一边大炼钢铁,一边是下游汽车、家电和建筑用钢量的锐减,钢铁库存就此再度出现上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五种钢材社会库存量已经达到1578万吨,而2008年6月底,这一数字是286.9万吨,2009年6月份是896万吨,也即分别同期上涨了5.5倍和1.8倍。如此之大的库存,也意味着钢价未来走势仍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不仅如此,业内人士也指出,如果说在今年4月底开始的这轮价格下跌中,贸易商在初期承担了更多的市场风险,那么眼下风险正逐步转向钢厂,部分贸易商“抵制”订货的情况开始出现。

  “目前伴随钢价持续下跌,终端用户观望等待心态较强,市场成交不畅,国内钢材市场也将逐渐进入传统销售淡季,导致钢铁企业产成品库存持续上升。钢铁企业产成品库存指标持续两个月在60%以上,且6月份较5月份略有上升。”对此,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王国清分析道。

  对于近期国内钢材市场的走势,王国清仍持悲观态度,认为在依旧缺乏明显利好因素支撑的情况下,未来1-2个月国内钢材市场仍将维持弱势调整格局。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