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商惜售紧逼铁矿石谈判中国还有多少牌可打


来源:   时间:2010-04-13





   铁矿石谈判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从目前趋势看,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已经在“长协改短约”的问题上达成统一战线。在全球铁矿三巨头的统一战线面前,中国钢铁企业很有可能再次就范,接受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的逼宫,尤其是还要接受对手制定的新的游戏规则,即按季度定价。中国钢铁业路在何方?宝钢江湖大佬地位是否遭遇撼动?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眼下中钢协仍放言不妥协,但今年的铁矿石谈判结果恐已定局

  □ 本报记者 谢 岚

  继必和必拓、巴西淡水河谷后,4月9日,力拓发布正式声明,称正在与客户协商铁矿石季度定价方案。至此,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已经在“长协改短约”的问题上达成统一战线。

  而此前,淡水河谷宣布,已有97%的客户(约90%的合同销量)同意接受新的季度铁矿石合约。全球铁矿石四大买方阵营中,日本钢企与其率先达成了2010年第二季度110美元/吨的铁矿石价格,韩国浦项钢铁也已表示“初步”同意4-6月以每吨100~105美元/吨的价格从淡水河谷进口铁矿石——与2009年财年相比,价格涨幅逼近100%。

  随着卖方结成同盟,买方阵营分化,有评论认为,对于中国钢铁业来说,2010年铁矿石谈判,陷入的或许不是僵局,而可能是定局。

  疯狂的石头

  2010年初,铁矿石上演了一部名副其实的《疯狂的石头》。

  鉴于世界经济复苏,铁矿石需求上升,2010年度铁矿石谈判之始,中国钢铁行业对铁矿石涨价一直有心理准备。但在当时很多钢企老总的估计中,要涨也不过涨个10%-20%。

  但随后,就有消息称,在力拓与日韩的首轮谈判中,前者提出2010年铁矿石长协价格要在2009年的基础上提价40%。对此,有接近谈判的知情人士当时透露,中方谈判的价格底线是涨幅不超过30%。

  然而,随着铁矿石现货的价格不断飙升,比2009年的长协价格出现近1倍的溢价之时,三大铁矿石巨头的谈判目标也越来越明确,就是让长协价向现货价看齐。

  接着,便有消息称力拓又要求涨价50%,而必和必拓希望对有些钢厂实行现货指数价格,淡水河谷则要求在今年现货价和去年长协价的差价基础上再涨50%。对于这一涨幅,本报记者曾采访多家钢企和多位业内人士,其纷纷表示这太夸张,钢企无法承受这样的成本压力。

  但谁也没想到,此后事态演进是如此激进。两周后,三大矿商的态度不仅未软化,反而变本加厉。作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供应商的淡水河谷,不仅明确放言要求提价90%-100%,并拟以与现货市场挂钩的短期合约来取代铁矿石年度合约——这也意味着实施了40多年的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面临崩溃。

  “长协变短约会进一步强化铁矿石的金融属性,导致铁矿石市场的价格波动幅度更大,有利于三大矿商进一步操纵、推高铁矿石价格。”对于铁矿石短期合约的关键利害所在,4月12日,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解释道。

  因此,到眼下,价格到底是涨90%还是涨120%已成次要话题,从中钢协到工信部,近期的几番表态通通围绕着“坚持长协机制”而转。但在三大矿商达成统一战线,买方阵营却陆续分化的境况之下,中国钢铁行业的诉求已愈发势单力薄。

  还有多少牌可打?

  对于中国钢铁业来说,显然非常不愿意接受三大矿商目前的条件,但关键的问题是,还有多少牌可以打。

  外援方面,随着日韩相继倒戈,铁矿石四大买方阵营之中,只有欧洲钢企还与中国站在一条战线上。此前,欧洲钢铁工业联合会曾致信欧盟委员会提出国际铁矿石定价中存在垄断嫌疑,并呼吁欧盟采取应对措施的申诉。但据悉,欧盟委员会回应称,“欧盟目前并不准备就这一问题启动调查机制”。

  而近日又有消息称,欧洲钢铁工业联合会负责人莫法特称,在目前的情况下,暂时废弃长协机制,改为季度定价,欧洲钢企认为可以接受。

  如此一来,中国钢铁行业几乎可以说是孤军奋战了。

  4月2日,中钢协与五矿商会在北京紧急召集铁矿石贸易商举行闭门会议,就铁矿石谈判密商反击策略。

  会议期间,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就表示,目前铁矿石谈判十分严峻。“中钢协号召国内具有进口铁矿石资质的钢企和贸易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不从三大矿山进口铁矿石,抵制其垄断行为。”

  随后,《2010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及申报程序》、《关于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实施细则》和《进口铁矿石合同信息上报登记及其流向登记备案规定》三大行业性自律文件问世。

  这些文件的内容包括,2009年从事进口铁矿石业务总量低于100万吨的进口商将被取消铁矿石进口资质;铁矿石进口严格执行一级代理制,保证铁矿石流向符合产业政策的大中型钢铁企业;贸易商不能进行二次贸易,违反自律公约的企业将会被取消资质等。

  此外,作为整顿铁矿石进口市场的保障,中钢协还和五矿商会共同成立了“进口铁矿石联合办公室”,严控铁矿石进口商的货品流向,打击炒矿行为。

  接着,4月9日,市场又传出消息称,中钢协已发出通知,禁止其会员进口含铁量低于60%的铁矿石,据消息人士透露,该禁令覆盖了贸易商,但不包括钢厂及其执牌代理公司。

  显然,中钢协短短时间内连出数张牌,对内加大铁矿石贸易秩序整顿,对外呼吁中国钢企以铁矿石库存为依托打持久战,是希望在与铁矿石三巨头的博弈中加大己方砝码。

   中国钢铁业路在何方

   中钢协话音未落,三大矿商就迅速利用手中的筹码反击。4月12日,山东日照一家矿业公司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大矿山收紧了铁矿石供应量,货源趋紧,“应该惜售了。现在在港口它们(三大矿商)的货很少。”

  在量减的同时价在升,“中钢协一说要抵制进口,价格就一下子又涨上来了,现在都170美元(每吨)了。”该人士表示。

  “我的钢铁”分析师张铁山也向本报记者提供了一组最新数据。铁矿石港口库存方面,4月9日全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6664万吨比上周减少162万吨,其中巴矿1730减少43万吨,澳矿2045减少82万吨,印矿1640减少57万吨。而在铁矿石现货报价方面,截止到目前, 63.5%印粉报1210-1230元/吨,58%报960-980元/吨,PB粉1220-1240元/吨,pb块1310-1330元/吨,都比4月初有了明显上涨。

  业内人士表示,矿商惜售实际上是其操控铁矿石价格的谈判策略。

  而对于中钢协号召抵制从三大矿山进口铁矿石的举措,国内也有不同声音。虽然目前国内钢企的库存还能坚持2-3个月,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中钢协组织抵制,你一天不买,两天不买,最后还是会需要铁矿石。”

  “这个局面比较尴尬,你不买三大矿商的货,但其他的矿源目前又弥补不了这个缺口。”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琳对本报记者道。

   在不少业内人士的眼中,虽然眼下中钢协仍放言不妥协,但今年的铁矿石谈判恐已成定局。对于中国钢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吃一堑长一智,从长计议。

   “打破三大矿山的垄断,唯有加大海外投资,让国内有资质的钢企全部走出去,投资建矿,多元化、多渠道、多种方式实现铁矿石自给。”李新创道。

  而近日,中钢协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在天津举办的钢铁研讨会上则表示,要解决资源保障能力,“只有开源节流’才能改变我们现在的不利地位。”

  刘海民说的“开源”是开采国外的资源,尤其是民资企业到国外投资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另外,矿石价格上涨后,国内原来不具有经济性的矿产也会增长。

  而“节流”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反对钢材出口,能不出口的就不出口。刘海民认为出口钢材对国家对行业都没有好处,尤其是现在资源困境的情况下。“节流”的第二点就是国家要强制性推广高效钢材,节约资源。他主张应该全面淘汰二级以下的螺纹钢,从而减少矿石的消耗。

  铁矿石长协制度面临崩溃

  宝钢江湖大佬地位或遭撼动

  □ 本报记者 谢 岚

   当运作了40多年的铁矿石长协制度面临崩溃,人们担心,对于铁矿石需要全面进口的宝钢来说,继钢产量落后河北钢铁5.20,-0.02,-0.38%之后,宝钢的行业霸主地位将进一步面临挑战。

  长协改短约

  盈利能力或再“受伤”

   宝钢旗下上市公司宝钢股份7.65,0.03,0.39%近日显示,2009年,宝钢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485.25亿元,同比下降2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16亿元,同比下降10.0%;公司整体的毛利率由2008年的11.6%下降至9.1%。

   不仅如此,这也已是宝钢股份净资产收益率连续第五年下滑了:2004-2009年,公司的ROE加权分别为24.7%、20.6%、16.8%、15.2%、7.0%、6.3%。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持续性下降,表明宝钢的盈利能力正在系统性下降。

   而近日三大矿商提出的铁矿石涨价100%并改签季度合同的要求或将再度削减这家中国最为成功的钢铁企业的优势。

   此前,宝钢一直是长协矿制度的受益者,其全部的铁矿石均源于进口,并且全部都是长协矿,不仅来源稳定,而且能够享受比其它进口铁矿石更加低廉的原料成本。

   “如果改为季度定价,则宝钢的优势将会削减很多。”4月12日,“我的钢铁网”研究员张铁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道。

   数据显示,在现有产能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宝钢需要进口的铁矿石不低于4000万-5000万吨。一旦宝钢跟随日本钢铁企业以高价实行季度定价后,铁矿石价格至少上涨100%,而铁矿石成本占到钢材原材料成本的50%,以宝钢基本100%依赖长协矿为例,在不考虑宝钢向下游转嫁成本压力的情况下,宝钢的吨钢盈利水平约会下降120%以上。

   霸主地位遭挑战

   近年来,随着国内钢铁行业群雄并起,宝钢的霸主地位也一再面临着挑战。

   “没有了长协矿的优势,宝钢的龙头地位会进一步被削弱。事实上,从钢产量上讲,宝钢已经落后于河北钢铁了。”张铁山道。SBB(《环球钢讯》日前公布的2009年全球钢铁企业粗钢产量20强排名显示,宝钢排名第三,而河北钢铁集团粗钢产量已突破4000万吨,升至第二。

   不过,张铁山也同时表示,这么多年来,虽然稳定而价格优惠的长协矿一直是宝钢优势的一部分,但其最主要的竞争力还是其产品的品质,这也是宝钢的吨钢利润在国内同行中处于较高的水平的主因。

   而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琳则认为,若长协矿制度崩溃,在国内钢企普遍“受灾”的情况下,宝钢的日子相对仍然比较好过。

   “宝钢这样的龙头钢企还是不一样,即便是季度定价,它也可能拿到相对优惠的价格,或者通过包括使用海外权益矿等其他渠道来锁定自己的利润。”张琳道,“其实受伤最厉害的应该是中型钢企。因为对于那些小钢企来说,以前他们就拿不到长协矿,所以这次变定价方式对他们来说影响并不大。”

  铁矿石谈判中的“裸奔”

  □ 贺 骏

   正在进行中的铁矿石谈判,有坚忍,有腾挪;有连横,有离析;有外侮,有内讧;有买办,有间谍;有美色,有金元;有豪宅,有囹圄;有愤懑,有窝囊;有窃喜,有无奈……林林总总的“矿”世奇缘,完全可以写出一部现代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从目前趋势看,在全球铁矿三巨头的统一战线面前,中国钢铁企业很有可能再次就范,接受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的逼宫,尤其是还要接受对手制定的新的游戏规则,即按季度定价,而不是沿袭了40年的按年度定价。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结局,对于中国钢铁业而言,无异于一颗苦果。好在,对于饥肠辘辘的人而言,苦果也是果,能填饱肚子就行。但是,在中国很多情况是,人一旦填饱了肚子,就忘记了吃的是什么果子,往往聊以自慰成“不论苦果甜果,能充饥就是好果”,以至于最终的结局通常是一个苦果,又接着一个苦果。

   人不可能一辈子不摔倒,但是,总在一个地方摔倒,那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为了今后少吃苦果,争取不吃苦果,不妨从铁矿石的谈判中找找可资借鉴的“后事之师”。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是初中语文课本中《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开篇的两句话,想必很多人对此都还有印象。其实说和做的关系远比这复杂,但是能真正参透好这两句话就已相当不易。中国此前奉行的谋略中有一种叫做“韬光养晦”,其实就是“做了不一定说”的一种体现,可惜的是,当下里,更多的变成了“说了再做”或是“说了也不一定做”。

   在铁矿石谈判中,盘外的因素或许是很多人没有在意到的,那就是中国的对手们太了解中国的“饥饿”程度了,由此,他们可以比较准确的判断出中国“饥不择食”、“饥不择价”的概率和时点。在某种程度上,“饥饿”程度是中国在谈判中最重要的底牌之一,因为,决定价格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供需矛盾。那么,这个底牌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呢?

   请看下列一组公开消息:河北省推出2010年重点项目安排1300项,总投资1.6万亿元。浙江宁波2010年会战攻坚项目100个,总投资2800亿元。广东省5年计划投资2.3万亿元,云南省5年计划投资3万亿元。湖北省未来6到8年内投资总规模为12万亿元。重庆市2010年将推出1万亿元投资计划……此外,海南将建国际旅游岛,安徽将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铁道部将打造“高速铁路网”,交通部建设“高速公路网”……挂一漏万,各地、各类的投资计划还在继续增加中。而这些资金最主要的投向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眼见这些雨后春笋般的“万亿”规划,稍有常识的人都可以预测到,中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不仅现在很“饿”,而且未来也很“饿”。这一点,那些密切关注中国的铁矿石巨头们又怎能不清楚,说不定,他们把中国未来数年具体的铁矿石缺口都已经算的八九不离十了。

   对于谈判桌上的中方代表——中钢协而言,即便能控制各大钢企“闭嘴”,却也无法让地方政府“低调”。当然,要做到一点,也不是中钢协层面力所能及。如今,中国“钱多铁少”的特点,地球人都知道了。对于中钢协而言,身后的底牌都已显露无疑,谈判桌上的义正言辞及各种技巧自然大打折扣。

   这些林林总总的投资计划,很多都还是纸上谈兵,未见得能够最终上马,但是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却已是板上钉钉,想来真是有些“冤”。当然,这些“底牌”的“泄露”也不能归咎于制定者们,毕竟,谁都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且,计划制定者们在踌躇满志时又怎会联想到正在进行艰苦谈判的中钢协呢?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正如很多大型券商都设立了首席策略师一样,在国家层面,其实也需要一个视野足够开阔,洞悉万物内在联系的国家首席策略师。制定统一的对外策略,甚至不排除兵不厌诈,这样,才能有助于减少现在这些“都不知道板子打给谁”的憋屈。

   当然,并不是说这样如此,就一定可以少吃“苦果”了。从铁矿石谈判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汉奸和内鬼的踪迹,相信这绝不仅是中国钢铁业仅有的现象。内鬼不除,外患难了。

   此外,中国经济增长结构的转型也刻不容缓,靠基建投资拉动GDP,能撑一时,难撑一世。这也就是为什么日韩尚能接受的铁矿石价格,对中国却“是可忍孰不可忍”。

   铁矿石谈判的背后是有多种因素起作用的,缺乏国家整体策略、经济增长结构有缺陷、家有内鬼等三点是其中部分的减分环节。不论铁矿石谈判是输是赢,其实我们已经先输给了自己。当然,上述三点问题我们都做到做好了,也不等于就能遏制铁矿三巨头的大幅涨价,但是,如果有一点做不到,则肯定难以提高在今后博弈中的胜算。正所谓,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

  铁矿石疯狂涨价

  钢企海外并购紧锣密鼓

  □ 见习记者 李春莲

  

   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中国钢企加快了海外并购步伐,是积极应战也是无奈之举。

   海外并购风生水起

   至2009年,中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中有8000万吨属权益矿,自2009年2月起,中国的钢铁企业等加大了对海外权益矿的投资力度,其中主要以购买海外矿企的股权为主。

   早在2004年,中国四家钢铁集团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公司和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合资方式获得必和必拓公司转租的澳大利亚Jimblear铁矿石40%的股权,从而拥有每年购买1200万吨铁矿石的权利。该协议总价值90亿美元,为期50年。

   即便已经获得了不少从海外购买铁矿石的权利,但武钢和鞍钢都没有因此停止海外买矿的步伐。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武钢便积极与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和委内瑞拉等多个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矿产公司联系,终于在2009年成功地签下上述四国总量近30亿吨的铁矿石资源。2009年,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就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先后投资130多亿元扩张海外。

   鞍钢更是不甘落后。近日,澳大利亚金必达矿业公司宣布与鞍钢股份11.36,-0.11,-0.96%达成650亿美元铁矿石销售合同,创澳大利亚矿石销售历史最高纪录。

   据了解,金必达将把位于澳大利亚中西部的Karara磁铁矿终生开采权卖给鞍钢。该铁矿预计在未来30年内年产量为3000万吨,预计首批销往中国的矿石将在明年下半年装船。

   一轮轮海外买矿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就在最近,山东钢铁集团也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海外并购之路。

   日前,山东钢铁集团和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香港洪桥集团就巴西Salinas铁矿项目签署合作框架备忘录,山钢集团通过与新汶矿业集团以及洪桥集团三方合作,最终介入开发巴西Salinas铁矿石项目。

   与之相比,山西的钢铁企业一年前就已经开始展开行动了。

   2009年6月,来自山西钢铁行业协会以及山西晋南、吕梁等地区多家钢铁企业的消息证实,山西已有数家钢企与海外三大矿商签订2009年铁矿石供应的长期协议。

   此外,据了解,山西中阳钢铁厂与海外三大矿商一直有铁矿石供应的长期协议,现在生产的钢铁产品就是以海外的长协矿石为原料的。

   一位曾参与山西钢协近期工作会议的知情人士透露,已经签订铁矿石供应长协的是包括新晋钢(福盛钢铁)在内的山西晋南数家钢企,而且这些钢企的年产量都在百万吨以上。

   2008年初,中铝公司携美国铝业以140.5亿美元参股矿业巨头力拓英国公司12%股权,打响了该年海外并购的第一枪,创造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海外并购案。

   2009年,时隔1年,中铝再度巨资购入力拓股权。中铝、力拓发布公告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中铝将向力拓注入195亿美元巨资。

   此外,2008年初还有一笔比较大的海外并购,即澳大利亚采矿商兰伯特角铁矿公司(Cape Lambert Iron Ore)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下称“中冶集团”)达成初步协议,以4亿澳元约合3.7亿美元向后者出售其位于西澳大利亚的铁矿项目。

   另外,中信泰富也正为旗下澳大利亚铁矿项目引入合作伙伴,其中就包括中冶集团。除此之外,重钢集团、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等很多企业也拉开了海外并购的大幕。

   有业内人士表示,多年来国内企业饱受进口铁矿石涨价之苦,海外并购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三大矿业巨头垄断,为中国在世界上争得更多资源话语权。

   今年海外并购将持续强劲

   近日有媒体报道,去年中国海外金属矿业并购列全球之首。

   全球知名提供专业审计与咨询的公司安永发布报告称,2009年,中国在矿业和金属业的并购交易额为161亿美元,占全球交易总额的27%。从全球范围来讲,中国是首要的收购国,而其中58%的收购发生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而过去10年来,中国企业已成功完成超过369宗金属矿业并购交易,金额达500多亿美元,其中近80%是2008年以来发生的。

   安永财务交易咨询、中国海外并购主管合伙人吴正希表示,今年中国企业海外金属矿业并购延续去年的强劲势头,并购交易额有可能超过去年的161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1099亿元。

   国际投行数据供应商Dealogic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中国海外并购总额116亿美元,与2009年同比增长了863%,创造了历史纪录季度最高值。其中,2010年至今,中国一共进行了5笔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而去年相同时间段内没有发生任何一笔如此规模的并购交易。

   截至目前,今年对外国矿产企业进行的最大一笔并购是华东有色地勘局以12.2亿美元收购伯迈资产管理公司旗下位于巴西朱皮特(Jupiter)的大型铁矿100%产权。该矿山远景储量为13.9亿吨,如收购成功,预计到2012年可实现2000万吨的年产量,将仅次于淡水河谷在巴西的铁矿石年产量,位居巴西铁矿石产量第二。

   华东有色地勘局局长邵毅表示,该收购增加了我国与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铁矿石价格谈判的筹码。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