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层气为何只成灾 不成“气”


作者:郭芳    时间:2011-06-08





今年上半年以来,油荒、电荒此起彼伏。而据相关部门预测,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缺口为500亿~600亿立方米,2020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900亿立方米。接连不断的能源荒,使人们的目光投向了非常规能源的开发。例如煤层气。

煤层气开发的意义,主要有两方面。首先解决了采煤业的安全问题,其次是能源危机。在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煤层气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一个较新的清洁能源产业。

但令人奇怪的是,煤炭开采如火如荼的中国,除了因煤层气爆炸而引起的连续不断的矿难,至今也不见煤层气开发风生水起。是什么原因导致煤层气资源只成灾,不成“气”?

多国实现商业开发

煤层气俗称瓦斯。它以吸附态赋存于煤层及邻近岩石层中,当其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便爆炸。中国煤矿安全事故80%与它有关。然而,它又是一种比石油、天然气更清洁、高效、安全的新型能源。

国际能源署估计,全球74个赋存煤层气资源的国家煤层气资源总量约达168万亿立方米,其中90%的煤层气资源分布在12个主要产煤国——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波兰、英国、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印度、南非。在目前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国家中,实现煤层气商业开发并已经形成煤层气工业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开展小规模煤层气勘探试验或者积极准备参与煤层气开发的国家有智利、巴西、委内瑞拉等。

全世界煤层气商业开发最为成功的国家是储量排第四的美国。为缓解石油供需矛盾,美国政府于1980年出台了《能源以外获利法》,鼓励非常规气体能源和低渗透气藏的开发,其中可适用于煤层气的鼓励政策是税收补贴政策。该政策的出台在煤层气开发的初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自1980年该法出台以后的10年间,美国煤层气开采得到的税收补贴大约是10亿美元。到2009年,美国煤层气产量在20多年的时间内,从不足2亿立方米增加到542亿立方米,在世界范围内位居第一。

在能源替代方面,美国煤层气资源产量占其天然气产量的比例逐年加大,已经从1989年的不到1%提高到目前的接近10%。美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已在保证美国能源供应安全和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大大改进了煤炭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状况。

中国目标都未完成

从储量上来说,中国的煤层气资源相当丰富。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中国煤层气储量名列全球第三,约36.81万亿立方米,位居俄罗斯、加拿大之后,比美国还多。若能全部利用起来,几乎与中国的38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能源储量相当。

从地域上来说,中国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能源消费大的中、东部地区。该地区煤层气资源占总量的74.6%,与当地经济体系十分匹配。其中山西省煤层气含量为10万多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几乎相当于整个美国的储量。

从地层上来说,中国90%的煤层气资源储藏在早中侏罗纪、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煤层中。这些时代的煤层最厚并分布稳定,适合煤层气的生成、储存和开发。我国煤层气资源量的60%分布在埋深小于1500米的地层内,对勘探开发是比较有利的。

一句话,从自然条件来说,中国的煤层气非常适合开发利用。

但我国的煤层气产业化却相当滞后。我国对煤层气的规模开采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与美国的开发时间相差无几。但直至2010年,煤层气开采总量约86亿立方米,利用总量为34.06亿立方米,远远没有达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抽采量应达100亿立方米,利用量达80亿立方米”的目标,离中国煤层气中长期目标——到2015年产量达到300亿立方米,2020年达到500亿立方米——更远。

由国家能源局编制的《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全国首条跨省煤层气管道(山西省沁水县—河南省博爱县)原计划在2009年底实现通气,年输送煤层气达20亿立方米。然而,在去年11月管道全线竣工之后,至今仍然没有实现通气,气源也未落实。

三大原因阻碍发展

根据业内人士的介绍,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缓慢,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体制问题。

“因为存在多种两张皮问题,煤层气的产业化才如此缓慢。”山西晋城市副市长王树新感叹道。

一是企业所属两张皮。目前全国已有25家企业拥有煤层气采气权。这些企业以3家央企(中联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一批地方国有企业为主。其中3家央企占据了大部分开采资源,而山西本地企业占据着地域优势。央企和地方企业谁也不听谁的,谁也不愿“统一开发”。按照国际经验,石油和煤炭公司在开采煤层气上展开合作是最佳的模式。但山西人认为,这些年央企在煤层气领域几乎无所作为。央企只想争地盘、做老大,没有合作的习惯。“他们更多地关注开发煤层气的实际收益,并不能从煤、气协调发展的角度考虑落实采煤采气一体化。”

二是采煤权和采气权两张皮。采气权是由国土资源部批,而采煤权(年产120万吨以下)各省就能批。这就造成拿到采气权的未必能拿到采煤权,而拿到采煤权的未必能有采气权。“各省市在批120万吨以下矿井的时候,可能没注意到国家已经在这些矿区设置了煤层气矿权;或者是国家在批煤层气矿权的时候,没注意到省里面已经设置了煤炭矿权。煤炭企业由于未取得采气权,在落实国家‘先抽后采’和采煤采气一体化规划过程中又处处受阻。”晋城煤业集团煤层气产业发展局副局长何辉说。一份来自山西省境内煤层气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指出,气是中央的,煤是地方的,两权主体分置,同时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这无疑是形成煤层气开采无序、各自为战、资源浪费严重的重要原因。

三是政策两张皮。在国家层面上,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要求地方煤炭企业要先进行地面煤层气抽采才能采煤,但国土资源部门明文规定不允许这么干。

“美国的煤层气产业之所以发展得快,关键是运用了市场经济模式。在煤层气产业发展初期,就充分放开市场,让有技术有能力的公司来开采。比如,一个公司来打井,如果打不出气来,就走人,换第二拨人进来再打。开采和管道甚至可以包给个人,只要按比率分给州政府或联邦政府利润即可。而且个人报批的部门只有一个,即州政府或者联邦政府。这样就避免了重复报批过程。另外,采油和采气的证是可以通用的。中国则相反,一开始开发国家就想让其成为垄断领域。所以,要想真正得到开发,应该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民营也好,外方也好,谁能干谁来干,谁能干谁享受优惠。如果一方独霸,打出来的气也只能浪费。从长远来说,对这个产业没好处,对国家也没好处。若那样,倒还不如不开发。”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其次,产业政策问题。

在上世纪80年代煤层气产业起步的初期,国家并无实质性的鼓励政策或资金投入。直到2006年,我国首次制定了《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当年6月,中央政府又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强制性“先采气,后采煤”的措施。随后,还推出了一揽子利于煤层气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包括:财政按0.2元/立方米对煤层气开采企业进行补贴;煤层气抽采企业将享受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煤层气企业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政府每年提供30亿元国债资金用于煤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煤矿煤层气治理等等。这让煤层气产业看起来像是一个有利可图的产业了。

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上述优惠政策只是杯水车薪。煤层气项目投资动辄上亿元,即便是中联公司也是靠这些年引进40多亿元的外资,来解决资金困境。国家在税收方面的补贴,远远不能弥补这方面的投入。截至“十一五”末,整个煤层气行业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的状况。而据了解,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美国政府先后投入了60多亿美元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活动。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孙茂远表示,国家对煤层气的各项扶持政策全部到位的话,可以达到0.33元/立方米左右,即扶持力度为33%。这与美国政府对煤层气的扶持力度51%~52%相比,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现有体制下,如果国家投入不足或者没有一个进入商业开发的项目作为示范,很难吸引其它资金大量地、长期投入在煤层气勘探上。因此,在煤层气发展的现阶段,我国应该给予更优惠的政策,并投资扶持几个成功商业开发的项目作为示范,这样才能吸引其它资金进入该领域,推动和扶持煤层气的发展。

再次,技术问题。

“煤层气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开采技术。”中石油煤层气公司副总经理徐凤银指出,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关键因素。

到目前为止,国内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单位很少,相关院校也没有设置这样的专业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对煤与瓦斯突出机理还没有充分认识,尚未建立起符合我国地质条件的煤层气存储、渗流、开发等地质理论。

据了解,美国已经形成了关于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系统理论技术,包括排水采气技术、储层激励增产技术和储层模拟技术,美国还利用地面钻孔水力压裂技术开采煤层气资源。近两年,我国的部分企业虽然也对煤层气开采技术进行过自主创新,并在实践中作出了很多尝试,但关键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因此一直以来,我国的煤层气开采技术一直以引进为主,对外合作依赖程度比较高。

“但这么多年直接照搬国外技术是有问题的。”徐凤银表示,我国的地质条件和美国有所区别,美国技术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煤层气的开采。

山西煤层气行业协会会长张亮也表示,国内垂直井压裂和多分支水平井工艺,以及液氮压裂、二氧化碳注入、洞穴完井等多是在借鉴国外的工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不完全成熟。

来源:中国化工报 作者:郭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