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供应趋紧:高耗能行业索取过度


时间:2011-06-02





6月1日下午,发改委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媒体介绍了近期能源供应情况和进入夏季用电高峰期后的相关工作安排。发改委表示,部分地区经济增速过快、高耗能行业过度发展势头未得到有效控制,是导致近期煤电油等能源供应趋紧的主要原因。

地方经济增速超预期 高耗能行业过度发展

发改委预计,进入夏季用能高峰后,电力供需矛盾会比较突出,部分地区电煤、成品油的供应将呈紧平衡态势。而造成煤电油供应趋紧的主要原因,并非能源供给不足,而是部分地区经济增速过快,高耗能行业过度发展势头未得到有效控制。对能源的需求增长速度超出了供应所能保障的合理程度。

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贾复生介绍称,一季度,全国有28个省份公布的GDP增长达到两位数,13个省份增速在13%以上,大都超过了本级人大会议批准的今年预期增速。而全国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为9.7%,也超过了全国人大批准的8%的预定目标。“如果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速在8-9%,出现能源短缺,希望增加供给,还说得过去的话,那么一些省份经济增速超过10%,甚至达到13-14%,而且还主要是高耗能行业的需求增长,就不是供应上的问题了,应该从需求上找原因。”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局长李杨表示。

李杨列举数据称,从供给能力看,我国能源供给能够满足经济发展正常范围的需求。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国煤电油的供应能力大幅提高。去年煤炭产量达到32.4亿吨,位居世界第一。电力装机也达到9.6亿千瓦,居世界第二。原油加工量去年达到4.2亿吨,也居世界前列。但比起供给增长来,能源的消耗速度更快,李杨称,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达到了32.5亿吨标准煤。已经接近了美国的消费水平。但是我国在能源消耗总量与美国相当的情况下,经济总量仅是其三分之一,单位GDP能耗更达到了很多发达国家的倍数。这表明目前经济增长的方式仍然过于粗放,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亟待转变。而进入2011年,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仍在继续。

前4月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有21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7个省份的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12.4%的平均水平,14个省份增速超过14%。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局长李杨透露,今年一季度,部分地区电力需求增长的弹性系数已经接近了2,即这些地方在以20%的用电量增长来支撑10%的GDP增长。

地方对能源的高度索取也造成了天然气的淡季消耗激增。从数据上看,天然气进口增长较快,4月发电用气显著增长,河南、江苏等地6个燃气电厂日供应水平从450万立方米增加到1380万立方米,增长了3倍多。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局长李杨表示,本来应该储存起来以备迎峰过冬急需的天然气被用来调峰发电,也说明了能源消费需求的不合理。

除此之外,煤炭进口因价格过高而下滑,部分地区干旱枯水等对供应偏紧也有一定影响。前4个月,国际煤炭、原油价格持续上涨,进口煤价格每吨高于国内价格100元。煤炭净进口量因此同比减少了1356万吨。发改委透露,针对煤炭进口下滑的问题,有关部门在增值税、港口有关费用调整方面正在制定相关政策。

能源供给将有保有限 严禁拉限居民用电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局长李杨明确表示,在目前煤电油供应趋紧的形势下,对于各地的用能需求,将采取“有保有限”的措施,避免片面强调“无条件保供”。负责人表示,对于居民生活、学校、铁路枢纽、医院、供水供热、金融机构、农业生产等涉及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等重要方面的用能需求,必须予以保证。而对于违规项目、淘汰类或限制类项目、单位产品能耗高于国家或地方强制性能耗限制标准的企业、过度扩张的高耗能企业,将限制其用电等能源需求。发改委于4月底出台的《有序用电管理办法》中,也详细的写明了原则上优先保障的用电需求项目与重点限制的用电项目。

李杨在会上反复强调,必须保证居民生活用电需求,任何时候不得拉限居民用电。他说,居民用电占总体用电量比例很小。根据历年数据测算,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构成中,生活用能比重仅占11%左右。而在今年前4月全社会用量构成中,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仅占12.9%。因此,对于很多地区,只要控制粗放型增长,稍微限制高耗能企业不合理用电。正常用电就能够得到满足。近年来,经过对输电设施、线路等的改造,在技术和专业上都可以区分居民用电与工业用电。因此,“任何时候都没有理由”拉限百姓用电。对于擅自拉限居民用电的举动,将予以严肃处罚和曝光。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局长李杨在发布会上透露,将在6月上中旬预计6月10日召开“迎峰度夏”的电视电话会议,布署与整个“迎峰度夏”有关的水电煤气调度工作的要求,“迎峰度夏”时间是由每年的6月15日持续至9月15日,历时三个月。今年,发改委将在此期间采取多种方式,发布与迎峰度夏有关的相关工作安排和煤电油气的供需形势方面的信息。


来源:国际煤炭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