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短期难以改变


作者:赵阳华 李金峰    时间:2011-05-23





  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而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可以说,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主要驱动力。因此,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是煤炭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从煤炭需求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来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对煤炭的消费量也大幅度增长,煤炭消费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说明在能源消费结构未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GDP是引导煤炭需求的主要原因。


  影响煤炭发展的因素


  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我国不仅面临着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艰巨任务,还面临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但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保增长”仍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基础,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也决定了对能源和资源仍将保持旺盛的需求。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以及城乡分布将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和品种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些都是影响煤炭需求的重要因素。


  --经济(工业)结构与煤炭需求。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从总体上来看,煤炭消费强度将不断下降。目前,我国的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几大行业中,这些行业的产品都直接成为人们的生活消费品或重要的中间产品。“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也将发生明显变化,第一产业显著下降,到2015年将下降到9%以下;第二产业在“十二五”期间总体保持稳定,并有所增长,到2015年将达到49.6%;第三产业则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41%左右,但仍未超过第二产业的份额。从第二产业内部来看,制造业仍占主要份额,但“十二五”期间同近年来相比,并没有表现出进一步的提升。


  从行业结构上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将继续延续重化工业发展的态势。--煤炭成本。煤炭作为资源性产业,其生产经营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包括环境成本、安全成本、资源浪费成本等,煤炭生产所需的各种原辅材料价格也增加了煤炭的生产成本。决定煤炭成本的长期因素是煤炭储量和可开采条件,我国煤炭虽然储量相对较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很低。同时,我国煤炭资源浪费惊人,目前,我国国有大型煤矿产量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65%,矿井回采率平均只有45%左右;产量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5%的乡镇和个体小型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15%~20%。


  --技术进步因素。目前,我国煤炭气化技术已比较成熟;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在国外已经商业化,美国已完成第二代直接液化技术,我国也正在进行液化煤的性能和工艺条件试验以及商业化可行性研究;水浆煤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目前我国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为煤炭成为洁净能源创造了条件,煤炭清洁开采技术和洗选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煤质,减少了污染,为煤炭产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但是,目前,我国用于煤炭工业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科技投入总量偏低,各级政府对于煤炭工业的科技投入仍以引导为主,虽然目前已将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列入国家“863”、“973”等科技计划,但对煤炭工业的科技总量投入还相对较低;另一方面,煤炭科技投入不均衡,大型煤炭企业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但研发投入强度仍然不大。


  --国际经济、政治因素。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体系逐步形成,与之相应,在世界上形成了对能源(包括煤炭)消费的地域特征,由于煤炭消费主要集中于一次能源消费,随着世界加工中心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世界煤炭消费也将从发达国家为主向发展中国家为主进行转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