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天然气并购难解“气荒”之忧


时间:2011-02-10





27日,中国石油集团寰球工程公司宣布,与澳大利亚LiquefiedNaturalGasLimited(以下称“LNG公司”)签署了股权认购框架协议,寰球工程本次认购股份约占配售完成后LNG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的19.9%,成为LNG公司最大股东。专家称,中石油全面布局国内外天然气领域不但有助缓解国内天然气供需不平衡的局面,还能缓解不断走高的天然气价格,但要真正解决“气荒”还是要将天然气推向市场化,让更多企业参与到供气竞争中来。

需求巨大,进口势在必行

据悉,寰球工程不属于上市公司,中石油方面也没有透露此次的收购额。早在2010年3月,中石油集团联合壳牌石油公司以35亿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最大的煤层气公司Arrow公司。此外,中石油与壳牌还成立了合资公司,将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开展煤层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业内专家认为,这些举动显示出一个趋势:在中国天然气巨大需求的推动下,中石油已开始密切关注国际天然气企业。

此前,南方城市遭遇冰雪天气,导致用气量大增,加之上游供应原因,不少城市出现了“气荒”。今年1月初,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也曾传出消息,称中国天然气的需求将可能以2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从2009年的970亿立方米增加到2015年的2600亿立方米;而国内产量则会从950亿立方米增加到1700亿立方米,需求与供应之间存在900亿立方米的差距。“供需缺口巨大使得国际进口势在必行。”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如是说。

市场开放是最终目标

韩晓平对记者表示,中石油布局国内外天然气领域是好事,可以增加国内天然气供应以缓解“气荒”。但要从源头解决“气荒”还要将天然气市场打开,使供需对接,走市场化道路。他提到近日中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思路已经定为由成本加成的政府定价变为市场净回值法定价。也就是说,将天然气价格推向市场化。“气价市场化,这是天然气市场开放的必经之路。”韩晓平说,现在一些经营者认为天然气价格不能反映真实成本,为了促进天然气市场发展,政府开放定价机制,让供需双方直接进行交易,这就会促进国内企业间的竞争,使得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天然气的开发中来。发达国家一直采用天然气市场化的模式,优势显而易见。韩晓平还表示,“这样不但有助于保障市场供应,也有利于价格稳定。不走这一步,天然气市场很难开放。”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对能源的旺盛需求,天然气需求逐年增长,市场化是大势所趋。这样一来,国内天然气供应系统存在的投资不足和缺乏竞争的状况就会有所改变。”中国社科院专家崔民选表示。他分析说,一直以来,我国天然气价格受政府管制,中下游市场竞争格局不够健康,上下游成本构成的差别导致利益分配不均,企业经营积极性受挫,天然气产业链急需梳理。“随着天然气缺口不断扩大,中国也在逐步摸索并尝试天然气市场化道路,这是对我国一次性能源市场化的积极探索。”韩晓平说。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天然气巨头企业扩大海外资源的同时,天然气市场化的趋势逐渐清晰,这表明中国天然气市场正在与国际接轨。而随着市场的成熟,“气荒”将有望缓解。

来源: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