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晓渝:我国低碳信息产业发展新模式


时间:2011-01-30





中国联通集团研究院副院长童晓渝在演讲中指出,建立我国低碳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要站在国家高度上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人才资源和自然资源平衡的角度思考,而中国联通的想法就是在我国中西部能源大省建立数据中心产业基地。

随着我国将发展信息通信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家战略,信息通信技术(ICT)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信息通信产业本身正逐步成为耗能和碳排放大户,已经有大量详实的数据可以证明这一事实。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国家刚刚确定了5个云计算示范城市,基本集中在东南部,这说明我国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的差距还在不断加大。我国东部地区的碳排放量大于西部地区,这也是一个事实。

除此之外,全球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在给ICT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云计算提倡的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思路,信息集中处理将造成海量数据的增长,这又会带来新的能耗的增长。

我国区域经济的特点就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中西部地区是能源资源集中的地区,包括内蒙、山西、陕西等地,集中了全国79%的能源产量,特别是煤炭资源,还有新能源:如风能;而东南沿海地区则市场经济发达,但能源、电力、交通、土地等问题凸显。

因此,建立我国低碳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要站在国家高度上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人才资源和自然资源平衡的全局角度思考,正确处理好3个关系:即正确处理好ICT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系,设计我国产业体系结构调整的路径,特别是ICT产业;正确把握ICT技术对全球化、区域化发展的影响关系,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科学实施产业化布局;正确处理好能源消耗对气候环境影响的关系,提高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认识。同时要发挥3个作用:即发挥中西部能源、土地优势的作用;发挥东部人才、市场优势的作用,建立信息产业的创新开发与服务的基地;发挥规模生产、集约化组织的作用。

云计算发展为建立信息产业的新格局提供了可能,云计算的标准架构是通过集中的数据中心平台和通信网络组织应用开发者开发应用,通过网络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的模式。它是一种按照资源管理、数据托管、流程外包、应用开发、服务提供这几个环节来组织社会化、专业化的生产的模式,而不是传统的小而全的、由一个单位提供全部的模式。

过去我们的做法是从西部将能源(电)送到东部,传输能力的限制造成了东部地区的供电紧张局面,而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实际上是增加了排放;那有没有可能改变思路把煤炭(电)变成信息,通过数据中心、通过云平台、通过通信网络来实现把信息传输出去。

现在国内运营商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国联通的想法是在西部能源大省建设数据中心基地,以云计算的方式来提供计算能力,或者像用电一样来提供计算服务。中国联通已经开始与国内5大发电企业进行交流、探讨,希望双方在数据中心建设上合作,共同推进“煤变电、电变信息”的产业生产方式的实现。

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做好以下准备:第一、认真分析我国区域经济与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做出产业布局的相关性数据来供规划者、决策者参考;第二、设计低碳型信息产业最优化的数据模型来支撑规划,包括物理位置、气候环境、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人才知识结构等影响因素;第三、建立有效供电管理模式,就是建立电厂直供电模式;第四,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发挥经济杠杆的影响,转变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摆脱产业增长方式的制约。最后,就是在试点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参与进来,共同去实践它,通过实践来培育市场,推动我国低碳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

来源:通讯世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