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国家级能源基地发展战略困局调查


作者:任春 刘国栋    时间:2011-01-28





  进一步还是退两步?内蒙古国家级能源基地发展战略困局调查


  本网记者 任春 刘国栋 报道


  内蒙古能源工业不仅在“十一五”取得了世所瞩目的巨大进步,同时,也把多年来困扰其发展的积弊和难题一并带入崭新的“十二五”。由于当地电力、煤炭等能源消纳能力有限和外送通道不畅,导致一系列不良连锁反应,正如人体的主动脉出了问题浑身难受一样。


  超过1500万千瓦装机停产,超过500亿的国有资产闲置,绑上央企战车的内蒙古发电则亏声一片,窝电状况带来的危害正在四处蔓延;截至2010年底,内蒙古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870万千瓦,连续6年增速超过100%,而在冬季供热期,有超过1/3的并网风电机组在西北风盛行的黄金季节普遍停机弃风;内蒙古能源外运“铁公网”通道全线滞后,动辄绵延数千米的重型运煤卡车拥堵京藏高速,此时,南方火电厂电煤则频频告急,多省甚至需要拉闸限电。


  现象林林总总,症结只有一个——内蒙古国家级能源基地建设深受能源外送瓶颈之害,导致上述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将对自治区“十二五”的发展进步产生消极的、深远的负面影响。


  电煤争路,能源大省诞生史上最堵G6


  吴邦国委员长批示,电网输电能力不足是制约内蒙古优势发挥的瓶颈,汽车运煤不仅造成京藏高速的拥堵,也不合理。石油资源短缺,消耗柴油运煤,难持久。


  2010年下半年,从内蒙古驶向全国的煤车导致的大规模拥堵,在京藏高速公路(G6)屡屡上演。外媒评价:中国正在发生人类历史上最长、最大的拥堵事件。


  内蒙古能源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内蒙古产煤6亿吨,其中超过3亿吨外调。而在“十二五”期间,预计内蒙古的煤炭年外调将达6亿吨。中国对一次能源的严重依赖,刺激着内蒙古大量的煤炭冲出“地平线”。


  由于煤炭外运量的急剧增长,铁路运力紧张,导致京藏高速连续大拥堵。京藏高速公路(G6)一直被誉为“能源大动脉”,而其中80%是进了火电厂的电煤。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