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展“瓶颈”待消除


作者:王鑫    时间:2010-08-30





近几年,我国新兴能源产业呈爆发式增长,许多产品从研制到批量生产周期太短,隐患显而易见。


未来10 年,包括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在内的新兴能源产业将累计获得5 万亿元投资。风电、光伏、核电产业投资力度的加大给各自产业内的设备厂商带来巨大商机。然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一直都是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早在2009 年9 月,多晶硅、风电设备被国务院列为产能过剩行业。尽管分析人士对产业是否过剩存在争议,但这给新能源产业发展敲响警钟。

1/3 的风电装机容量无法并网

据悉,有近20 个省份在申请或已建立新能源产业基地,其中大多数打出太阳能和风能牌。数据显示,我国光伏产业近5 年每年增长近150%,风电增长也翻倍。新兴能源产业近几年的爆发式增长,使许多产品从研制到批量生产的周期太短,“ 大干快上”的隐患显而易见。以风电为例,随着风能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风电出现过热增长、并网尴尬等发展“瓶颈”。按照国家风电发展规划,哈密、酒泉、河北、吉林、江苏沿海、蒙东、蒙西7 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将于2020 年建成,2015 年建成5808 万千瓦,2020年建成9017 万千瓦,占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的78%。由于风电总装机容量庞大,各基地均被冠以“ 陆上三峡”称号。但与总装机容量不匹配的是,大部分风电基地位于我国西北,当地用电负荷低,自身消化能力弱,风能资源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决定了大部分电量需在更大范围进行消化。然而,这需建设大量远距离输电线路才能实现。同时,由于风电的不稳定性,远距离输电需与火电或水电捆绑,电网企业缺乏积极性。因为风电规模比例越大,电网的风险、附加的服务成本越大。按照现有的电网架构和调峰能力,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预测,到2020 年风电并网容量最多达到1 亿千瓦,而国家规划的装机容量目标是1.5 亿~2 亿千瓦,有1/3 甚至更多的装机容量无法并网,扩大装机规模的动力一旦消失,风机需求会有停滞的风险。除此之外,风电产业还面临来自上游制造业的价格战和核心技术的“ 短板”等一系列考验。我国风电装备业将由此步入“大浪淘沙”的时代。

新能源实现产业化需政策支持

其实,风电产业遭遇的“瓶颈”也同时出现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消息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制定的《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完成草案制定。根据已曝光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草案,为实现到2020 年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销全球第一的目标,中央财政将投入巨资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资金额度超1000 亿元。但是,“10年之后混合动力车型在我国实现1500 万辆的突破”的提法引起质疑。

业内人士认为,抛开技术问题不说,仅为此配套的充电站问题,目前还没有标准可言。同时,一些专家学者依然对其发展前景持谨慎态度。新能源汽车面临管理体制落后、充电困难、造价过高三大发展难题,尚需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政策支持助力实现产业化发展。显而易见,纵观新能源产业的推进进程,几乎每个子行业都被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体制制衡、供需失衡等传统工业的弊病笼罩。10 月30~31 日,“ 欧洲和中国战略合作与发展论坛”将在北京举行。新能源问题被列为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来自欧洲和我国能源界专家学者将在新能源合作与发展方面进行交流,共同消除我国新兴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历程中“ 成长的烦恼”。(王鑫)

来源:中国石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