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规划技术应重于资本


作者:罗潇    时间:2010-08-20





  国家能源局规划官员近日表示,《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现在已经按照有关程序准备上报国务院审批。规划期为2011-2020年,规划期内累计将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


  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十年期规划,无论是远超市场预期的5万亿天价投入,还是涉及新能源各个细分市场的宽度和深度,都标志着这份雄心勃勃的规划对于未来中国能源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对外能源依存度降低以及环境生态保护的多重意义。从更长的时间跨度看,这份规划可能是中国新兴能源行业发展新的坐标和高能耗工业传统的转折点。但是纵观新能源在我国推进的历史,几乎每个子行业都被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供需失衡等传统工业的弊病所笼罩。新能源产业沾染传统工业体系的弊病将成此项规划未来十年执行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国内企业和地方政府对于新能源行业的认识,多数是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出发而不是扎扎实实地从新技术入手,产业链各端都期冀于从国外直接引进成熟的技术和成套设备直接投产,从而实现工程的快速上马产生企业效益和税收,而像技术研发这样的慢工细活被市场普遍忽视。再往下深究,这是我国当下的产业投资风气所决定的。近些年,从地方政府、民营企业到央企都热衷于资本推动型的项目,高价拿地、扎堆地产开发、资金入股市等等无一不体现“短平快”的理念,如今这个做法也渗透到了新能源行业里。


  风力整机行业是刚萌芽就被大量资金挤爆的典型。在当时国家大力发展风电的政策鼓励下,从五大发电集团到民营发电公司蜂拥而至,而且随着国家七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确定,风电行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张,摊子越铺越大,于是产能开始过剩。但是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与国外联合开发或者购买图纸发展起来的,并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到核心的技术研发中,同时很多行业技术标准也没有确立起来。


  这使得至今我国风电整机的核心技术在国际上属于较落后的水平,关键设备和技术依然高度依赖进口,已投运风电机组对电网故障和扰动的过渡能力不强,多数机组还不具备有功、无功调节性能和低电压穿越能力。风机控制方面的技术薄弱更是明显,由于风力发电机组在我国电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风力发电方式的电网兼容性较差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同时用户对不同风场、不同型号风机之间的联网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风机控制系统的自主创新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因此,作为国家能源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与房地产行业等资金推动型项目不同,除了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从政府到市场层面对新能源技术研发实质性的投入,配置足够的资金用于在新能源行业的若干个领域里培育自主的核心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这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投资的盲目,也是国家能源战略长期发展维系的根本要素。(罗潇 作者系北京金融分析师)

来源:中电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