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渐成各国“兵家必争之地”


时间:2010-05-05





  一、新能源所占比重增大但仍偏低,未来化石能源仍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从全球主要能源供应结构看 ,1973—2008年石油、天然气、煤炭所占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石油占比的降幅最大,由46.1%下降到34%。新能源所占比重增大,其中核能占比由0.9%上升到5.9%,增长速度最快;天然气占比由16%上升到20.9%。尽管新能源增幅较快,但在2008 年能源供应量总额中所占份额却最少,仍偏低。

  二、世界各国支持补贴政策力度加大,新能源产业发展增长趋势不变

  从政策环境来看,首先是美国国会延长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政策,2009年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的退税政策得以延续,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的发展得到了法律的保障;二是,欧盟各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得到保障;三是,日本恢复了停滞了两年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日本光伏发电市场将重新启动。四是英国规划推行新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强制收购补助计划,补贴对象锁定规模小于5MW的小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家庭用户。英国官方估计,新补贴方案将可带动英国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由5.5%提升至30%。

  三、多样化和创新型的融资模式带动新能源领域投资快速增长

  虽然新能源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小,但是自2008年9月之后,新能源产业投资进入了低迷期,2008 年下半年新能源产业投资同比下滑23%。2008年末,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在很多国家相继推出的救市计划中,新能源和其他低碳或清洁技术项目的财政预算大大提高。

  2008年新能源投资中,资本投资主要投入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和风能方面的生产厂房及设备上,总的全球研究和开发支出可能超过150 亿美元。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和扩张得益于持续大量流入的私人股权投资和风险资本投资;此外,欧洲投资银行为欧洲以及全球的新能源项目研发提供了超过26亿美元的资金,成为最大的资金提供银行。近些年,发展中国家的新能源投资有了长足的进步,从2004 年的5亿美元增长至2008 年的20 亿美元。

  四、美国试图利用新能源稳固霸主地位

  从小布什政府开始,美国就把对未来战略产业的设想纳入宏观规划,并把目光锁定在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兴战略产业上。金融危机的爆发提升了美国政府对战略产业的关注力度,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不久就推出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计划”,准备在3年内让美国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倍增,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进行新能源开发,并创造500万个新工作岗位;到2015年新增1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到2012年做到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占美国发电总量的10%,到2025年占到25%,实现过去30年才能达到的目标。

  美国现阶段对新能源构想的核心部分是核能,而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的开发也在齐头并进。截至2009年,美国全国电力生产的1/3来自非碳能源。此外作为对新能源开发的补充,美国还在大力发展各种节能技术。

  五、新能源发展仍依赖于补贴式发展模式

  新能源发展初期除自身投入成本高、见效周期长、风险大外,还面临传统能源的巨大竞争压力。因此,为推进新能源发展,国外在新能源定价机制方面并非完全按成本直接定价,而是综合考虑市场因素,通过预测价格、竞标、补贴等方式确保执行新能源价格。

  新能源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发展,但同时也成为其发展的软肋——一旦政府政策改变将对新能源企业造成最大的风险。发达国家新能源的发展历程表明,补贴式新能源产业发展模式只能作为新能源开发的引发剂而非长久之计。新能源产业要真正成为未来各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寻找新的科技、资本手段来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