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改原地踏步,智能电网被迫先行


来源:   时间:2010-04-15





  近日,又有国内媒体称,发改委正在酝酿重新启动电网输配分开改革,事实上早在4月1日,该消息就由国内另外一家财经媒体《上海证券报》报道过了,在文中引述权威人士消息称,如果思路成熟,下一步将联合发改委其他司局推出具体方案,然后再征求其他相关部委意见。


  目前无法考证该消息的真实性,不过笔者有个疑问,那就是在我国将近二十年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中,仅仅在厂网分家部分完成的比较彻底,目前仍然止步于电力企业主辅分离之外,在此背景下,发改委要直接从电力体制改革的根本问题上下手,姑且不论真伪,仅从可行性方面来看就不能不让人表示担忧。


  事实上,截止到目前,政府对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仍然停留在阶梯电价、大用户直购电等边缘领域,这从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都可以感受到。而在公开信息中,也并未发现有关键部门具名官员表示政府将对于电力体制改革所触及的核心问题采取措施。相反,屡屡提及主辅分离等关键问题的则主要为发电企业或电监会官员,而这些言论对于改革进程的推动作用显然十分有限。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鉴于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长期停滞不前,各种利益纠葛之下阻力重重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改观。而另一方面,近年来屡屡出现的突发性灾害天气,使远途输配电的作用更加明显,加之对新能源利用的迫切,都会促使对电网企业的改革慎之又慎。考虑到政府改革往往力求稳字当先,尤其是对于牵扯厉害关系太多的电网改革,很难相信电力体制改革短期内会出现明显的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与电力体制改革长期停滞不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网企业在推进智能电网规划上的高歌猛进。笔者在此将两个问题相提并论,原因在于,智能电网虽然是以电网企业为核心,但是如果智能电网的规划先一步得到确立实施,势必将会进一步加大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难度。不过诸多迹象表明,智能电网规划的出台很可能要比电力体制改革更快一步。


  目前在国家层面上,对于发展智能电网的政策指导意见迟迟未能出台,主要原因在于发改委和国家电网公司对于如何发展智能电网还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国家电网公司研究方向主要以特高压为主,而发改委似乎更倾向于美国式的智能电网模式,那就是以清洁、高效、分布式为核心,注重对需求侧的研究。


  迫于形势的需要,虽然双方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终究能够达成共识,一种可能的结果是,双方各让一步,既考虑到特高压输电,又照顾到需求侧发电上网。3月中旬,国家电网公司曾经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配合政府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保证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并要求各单位加强技术政策研究,促进可再生能源科学健康发展。


  从这一角度看,国家电网公司开始认真考虑到发改委诉求,并在实际行动中予以呼应,可称得上是为智能电网规划尽早出台所做出的积极让步。而在三月末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做好2010年电力运行通知中也提到,要做好跨省电能交易工作,优化跨省区送电方案,虽然背后存在突发事件的因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蕴含了对长途输电的认可。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发现,虽然国家并未出台发展智能电网的政策指导意见,但是也并没有对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的坚强智能电网战略进行干预,实际上在目前,各地已经开始上马或者规划的特高压建设工程此起彼伏,在地方政府看来,建立特高压输电线路对于改善本地电力供给,解决能源短缺乃至引进投资等诸多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些都会对于早日确定智能电网发展规划起到促进作用。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电网建设落后的问题日趋明显,加之近年来频频出现的突发性灾害天气凸显出远途输电的重要性。种种前提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将被提到保障经济健康发展、低碳目标早日实现的重要高度,虽然比较起来,智能电网仍属新鲜事物,但是推行起来反而相对容易一些。另外,如果等到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之后再确定智能电网规划,那或许又要等几个五年之后了,当前形势下,只能采取两手一起抓的办法,那么相比电力体制改革长期原地踏步的局面,谁的进展更快一些则显而易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