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奶粉产业链受冲击奶牛养殖业陷生存危机


时间:2011-01-17





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莹日前透露,截至2010年11月底,中国奶粉进口总量达到37.06万吨,进口奶粉已与国产奶粉平分秋色,2011年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有可能超过50%。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蚕食。马莹提醒,产业链一旦遭到彻底破坏,我国婴幼儿奶粉价格将完全受控国际市场。

对此,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上述数据尚有些保守,预计2010年全年我国奶粉进口总量将首次突破40万吨,同比增长62%,2011年可能会突破50万吨。“这会进一步冲击国产奶粉产业链,并严重打击国内养殖业,奶农深陷困境。”王丁棉说。

预计首次突破40万吨

在2011年1月10日举行的中国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与全产业链模式研讨会上,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莹称,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国有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是60%,2010年,进口奶粉已经与国产奶粉平分秋色。“2011年,我们认为,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有可能超过50%。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蚕食。”马莹说。

“农业部公布的数据与我掌握的有出入。”乳业专家王丁棉说,“综合海关等多重渠道数据,我们预计2010年中国奶粉进口总量将首次突破40万吨,达到40.5万至41万吨,2011年有可能突破50万吨。”

据了解,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前,我国奶粉进口量都控制在10万-14万吨,从未超过15万吨,2009年上升至24.7万吨,而仅一年时间又增长了62%,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国内产奶量2010年仅增长了0.5-0.6%,而正常的增长幅度应是8-10%。

“这说明了三个问题,一、国内市场需求对洋奶粉的依赖增大,二、国产奶粉的信誉度仍未恢复到三聚氰胺前,三、国产奶源供应紧缺。”王丁棉指出。

奶粉价格受控国际市场

这一现状引起了业内对国产奶粉产业链的担忧。马莹提醒,产业链一旦遭到彻底破坏,我国婴幼儿奶粉价格将完全受控国际市场。目前,中国消费者已经开始为此支付不合理的高价。“根据我们的调查,进口奶粉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利润率最低是40%。在国内生产同样质量的奶粉,每桶奶粉的成本只有40元。可见进口奶粉在中国市场上的暴利。”马莹说。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这种情况必将给国产奶粉产业带来严重的打击,首先,洋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再次提高。纵观奶粉行业的涨价史,几乎每次都是由洋奶粉带头涨价,洋品牌在国内奶粉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奶粉市场的话语权可见一斑;其次,加剧国内奶粉市场的竞争,影响国产奶粉的销量并压缩国产奶粉的利润;第三,对国内乳制品产业链也将造成一定的破坏。奶粉进口量的增加意味着对国内奶源的需求量将有所减少,这必将对国内养殖业造成巨大影响,进一步压缩国内养殖业的规模和减少养殖环节的利益分配。

奶牛养殖业面临生存危机

在王丁棉看来,奶粉进口量的增加对养殖业的打击甚至是致命的。“由于国产奶源供应紧缺,国产奶源收购价自2009年9月中旬开始一路走高,2010年继续偏高运行,从最低时期的1.2元/公斤飙升至3.2元/公斤,翻了一倍不止。”王丁棉说,尽管如此,奶农的收益却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原因是占据牛奶成本70%的饲料价格去年涨幅达到30%。

王莹指出,进口奶粉每增加10万吨,将直接导致减少85万吨的生鲜乳的需求。相当于减少34万头奶牛。直接影响34万人就业。同时,进口奶粉压抑了生鲜奶的收购价格,使得养殖环节的效益降低。

2009年7月,商务部宣布,2009年8月1日起,对鲜奶、奶粉和乳清产品实施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同时将上述品种纳入实行进口报告管理的大宗农产品目录。该政策的出台立即引起了行业的高度关注,业内当时普遍认为,有关部门或将抬高进口奶粉的门槛,以化解国产奶粉严重积压状况,而这对于高度依赖进口原料的洋奶粉品牌而言,将是一场不小的挑战。

“现在看来,这个备案制度并没有起到抑制奶粉进口的作用。”王丁棉指出。

那么,国产奶粉应如何应对这一局势,甚至扭转格局?对此,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进口奶粉对国产奶粉产业的冲击较大,要应对这种局势并非一两个企业就能够做到的,需要国产奶粉企业抱团作战,同时这种局势也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改变的,需要经过一长段时间的耕耘,具体而言,国产奶粉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减少对进口奶粉的依赖和使用,加大对国内奶牛养殖业的建设和投入,增加国内生鲜乳使用比例;其次,携手规范国内奶粉环境,保障国产奶粉的安全,纠正消费者“国外奶粉就是比国产奶粉安全”的传统消费观,杜绝国产奶粉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三,企业自身也应该提高奶粉研发能力,推动产品结构升级,逐渐向中高端市场发展。


来源:慧聪食品工业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