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些“遇冷”的自行车说起


时间:2010-07-29





近日,嘉定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宣布投入使用。此前,闵行区、浦东新区也推出过区域性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这种国际上通行的“地铁+自行车”模式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向。

然而,从率先试点公共自行车的几个案例看,也出现了一些实际运行管理中的问题,部分项目显现出“鸡肋”之态,那些自行车没有获得意想中的欢迎。笔者由此想到,把一件好事办好,往往比发起一件好事还要难很多,如果在细节上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就很容易将“惠民工程”做成 “面子工程”。而这确实是我们需要花心思、动脑筋的地方。

笔者注意到,此类公共自行车项目,采取的做法大多是政府部门把项目“整体打包”给相关企业,由企业进行专业的运行和管理。对企业来说,这样的项目投入耗资巨大,一开始的利润回报却很微薄。据了解,为了避免出现被盗、恶意损坏或者不归还的现象,便民自行车的零部件设计都有排他性,需要单独生产和采购,维修成本相对高一些。另外,企业还要开发租赁系统的管理软件,开通客服热线等。

这就出现了一种矛盾,在推广量没有达到一定规模时,企业的投入成本甚至难以与营收持平,逐利是企业的本性,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就没有追加投入、扩大规模的积极性和胆量;而反过来,没有持续的扩大规模,网点密度不够大,就永远达不到理想的便利效果。而在艰难维持的过程中,故障多、服务差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令使用者越来越不欢迎这种公共自行车,令项目发展进一步陷入困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笔者以为,管理部门通过单纯的政府采购来运作这种公共服务项目,如果仅仅采取只管出钱的粗放式做法,是很难收到理想效果的。在投入了大笔的资金后,如果缺乏一个长期的跟踪评估机制,对项目运营效果作出反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追踪求解,便民工程就会流于形式,无法真正使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服务项目形成对接。

以张江为例,市民借车时遇到种种问题无处投诉,或者投诉问题始终无法解决。项目运行已久,但初期出现的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至今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不免令人心寒。一个本该炙手可热的便民项目变得乏人问津,不仅是社会资源和政府经费的浪费,也不利于一种科学的绿色出行系统的推广。

当然,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目前在我国还只是在探索试点阶段,从国际经验来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在很多国家都成功推广,此次世博会上,丹麦等国家也带来了他们在使用自行车、优化公交系统方面的经验。笔者想,不妨研究一下他们的成功经验,在我们试点的案例中总结问题症结,一定能找到技术和管理上的解决办法。千万不要因为现在碰到的一些问题,让这种有益的探索不了了之。

来源: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