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喷”背后 空调价格、服务承受考验


作者:李鑫磊    时间:2010-07-12





近日随着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的持续生效,记者从深圳各大家电厂商了解到,以空调为代表的制冷家电迎来销售“井喷”,各大家电厂商正紧急出台各项措施确保空调产品货源,并尽力保证及时售后安装。


空调销量暴增

连续数天35℃以上的高温闷热天气让鹏城市民感受到盛夏的来临,更让深圳制冷家电着实火了一把。“本想再抗几天,可是这天一天热过一天,实在熬不下去,所以赶紧来买一台空调”,在深打工的王先生告诉记者。空调促销员小刘向记者表示,“每年空调旺季会持续2-3个月,期间一线品牌空调促销员月薪提成上万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空调销售属于看天吃饭的生意,旺季一过,可就不是这个价了。”

昨天,记者走访了深圳几家家电卖场发现,风扇、空调等应季家电被安置在家电卖场最抢眼的位置,各种品牌空调的柜台前挤满了前来选购空调的人,销售员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国美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仅周六一天,国美就卖出空调近3000套。

此外海尔、格力、美的、海信、伊莱克斯空调、TCL空调销售也是一片火爆。在家电卖场的空调专柜,格力、松下、三菱等空调销售处被购买者围得水泄不通。格力空调营业员对记者说,今年推出的节能、环保变频空调居多,销售量是正常情况的两倍。除了空调热卖外,冰箱、风扇、饮水机等与制冷相关的家电都出现了旺销现象。

空调涨价可能性加大

面对骤增的空调需求,产品供应情况受到考验。7月气温骤增,货源明显吃紧,如果依然持续高温,空调将面临涨价。

今年上半年空调市场也面临类似的成本上升压力,但在家电卖场的联合抵制与厂家彼此较劲下,涨价风没有刮起来。而下半年情况有所不同,一方面是有色金属与零配件的国际市场价格狂飙;另一方面,国家能效标准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空调厂家的生产成本,根据今年6月1日实施新的空调能效标准,相应补贴减少了近70%;同时,今年6月份之前深圳连续阴雨天气,到7月才出现热天持续,空调出现集中购买的情况,导致短期内供不应求。

为了抑制空调价格上涨,空调厂商纷纷作出各种让利活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目前的空调价格。目前在深圳,大批1P节能空调价格保持在1200元左右;海尔、格力、美的、海信等多款直流变频空调最低也在2500元左右;另外,国美推出购空调送电费活动,单件满1000元送100元电费,满2000元送200元电费,满3000元送300元电费。

此外,炎炎夏季出门购物往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很多消费者都选择较晚的时候去购买商品,针对这一情况,部分商家推出夜市新时段营销模式。据介绍,晚上购买空调、冰箱有可能获得时尚冰箱、液晶电视等赠品。

但同时不少空调厂商表示,目前的空调价格已经让他们很难获得利润,涨价很难避免。根据目前的情况,建议消费者尽快购买空调。

售后服务成关键

空调热销给安装队伍造成了极大压力。


怕热的人排着队疯“抢”空调,空调安装更是排到了7月中旬。一位空调安装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今年因为旺季来得晚,很多消费者此前购买了空调但没有要求安装,现在,所有的需求挤在一起,我们早上6点就出去送货,还是忙不过来。” 记者了解到,由于连续高温天气,空调的火爆销售让安装成了问题,由于人力有限,一些消费者新购空调安装需要等上数日,而一些空调安装公司也坐地起价,装一台空调比平时可能要多出数十元。

长期以来,我国空调服务缺乏统一规范和指导,导致各空调企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消费者对空调安装不及时、售后服务不专业、质量水平难评测、维修退换货难等问题投诉不断增多的现象。随着空调热销,空调服务是否能跟得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问题。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房间空气调节器安装服务规范》、《房间空气调节器拆装服务质量检验规范》、《房间空气调节器拆解清洗维护规范》三大服务标准,从安装、维护、清洗等各方面做出了标准规范,让空调行业售后服务有规可循、有标可依。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后遇到相应的问题,就可以通过正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合理使用空调

随着高温天气里空调使用频率增加,目前中国单日用电量不断被刷新,供电压力不断增加。节能生活在此时就显得格外重要。

据消协人士介绍,“空调温度越低越好”是消费者的一种误解,应注意调节室温。空调制冷时室温调高1℃,可省电10%以上,而人体几乎觉察不到温度的差别。同时,制冷时出风口向上或水平,调温效率会大大提高。

此外在使用汽车空调时更得小心,怠速状态下不宜长期开启空调。汽车在行驶时,由于空气通过空调设备产生对流,所以车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很低,但当车子停驶而空调继续开,车窗又密闭时,车内空气不能对流,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如果漏进车内,就会逐渐积聚,从而导致车内人员中毒,因此停车时开启空调,最好把循环系统切换至外循环模式。


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李鑫磊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