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品牌渠道中呈现出最新价值空间


时间:2010-04-23





  多年来,品牌化运作一直是服装企业提升自身产品形象的唯一道路。活动策划、明星代言、媒体广告……凡此种种的巨大资金投入,既让中小型服装企业的老板们力不从心,也未见他们的品牌有多大幅度的提升。中国的服装可谓是品牌的海洋,但能够掀起巨大波浪的少之又少,能与国际大牌比肩的更是几近于零。

  超市里的新发现

  2009年伊始,李刚的生活就起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一直在知名IT公司UT斯达康工作的妻子白姗下岗了。紧接着,李刚也被公司的人事部门通知减薪20%。这个三口之家,原本的月收入在2万元左右,但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一下就削减了他们近60%的工资收入。剩下的钱,他们还要支付一套面积约100平方米房子的月供、4岁儿子的托儿费、汽车的油费、保养费……。李刚觉得自己要“破产”了。但当他看到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的妻子和上幼儿园小班的儿子时,只能强装笑脸地对妻子说:“没事,哪有过不去的坎儿!咱们勒紧腰带过日子。”

  李刚家住在北京的和平里附近,位于国际展览中心旁的家乐福超市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每到周末,他都会和妻子一道,去那里采购下一周的生活用品。以往,他们大都会在那里选购诸如牛奶、肉类、水果、蔬菜等食品,超市里的廉价服装他们看都不会看。过去收入高的时候,他们购买服装大多会去燕莎、赛特等高档百货店,再不济,也会到打折成风的安贞华联商场看看。

  但是,自从妻子下岗之后,他们再去超市的时候,也会留意一下超市里的服装。李刚夫妇认为,既然生活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就没有必要过分坚守过去的消费习惯,合适的就是合理的。但即使这样,他们在超市选择服装的时候还是会不自觉地去看看服装的牌子。看来,长时间积累的品牌消费观念和习惯,改起来也不容易。

  一个天气炎热的周末,李刚夫妇再次光顾超市。他们在堆积如山的服装促销车上随意地翻看着。一款5分休闲裤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习惯性地看看牌子,他们发现除了吊牌之外,这款裤子上没有任何品牌的绣标,而且色彩质地很好,更为诱人的是价格——仅售49元。夫妻俩人很是兴奋,不约而同地说:“这个不错!”其实,除了产品质量和价格之外,更吸引他们的是产品上无品牌LOGO,看到没有牌子的服装就等于打开了他们的品牌消费心结——穿在身上,没有人知道你穿的是哪一个品牌,也就减少了许多置换品牌消费之后的尴尬。

  的确,人们对品牌服装消费的核心就是心理认同,既包含顾客对品牌的认同,也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阶层认同。而弱化品牌,恰恰是打破社会阶层隔膜,引领消费者重新回归到对产品本身的关注上。最现实的效果是,人们节省了自己的开支,获得了心仪的产品。在金融危机的宏观环境下,弱化品牌,也许能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观念,从而舒服地获得更多的实惠。

  李刚和白姗每人选购了一条无品牌绣标的裤子,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超市。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