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 运营商优势几何?


时间:2013-11-29





  从国有电信运营商固有的资源配置看,客观上拥有网络资源、资本实力、技术聚合能力、市场占有规模、人才储备数量和投融资手段六大优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如果能够通过体制创新和企业运营机制的改造,是可以在新的市场中获得强势的发展机会,并实现业务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型的。但是,至今,不论与欧美跨国信息服务企业相比,还是与国内方兴未艾的互联网公司、OTT和App企业相比,运营商的优势均未充分体现和发挥。

  研发体系:

  缺少融合发展机制

  目前,国有电信运营商基于信息技术和应用的研究仍未摆脱传统的大国企的方式,不仅研发费用占收入总额的比例过低,而且研发的组织也受制于国企内部行政化的管理方式,研究的领域在企业垂直一体化运营方式的约束下,难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水平融合式研发趋势,并缺少融合发展的机制,诸多项目管理的方式必须改进。

  在未受到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冲击前,运营商的研发项目和资金投入主要是 闭进行的,项目组的工作主要是“救火”,解决企业的眼前问题。这种传统的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研发体系随着信息市场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所呈现的弊端越来越多。比如研发组织方面,研发力量分散,无法对一些基础性和前瞻性的课题进行大规模的研发。项目计划与执行部门两者信息、权利、义务不对称。一个项目拆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由工程设计部门执行,后期由网络技术部门实施。因此,当项目出现问题时往往会互相推脱,不利于项目的有序开展。主管部门无法直接获知项目进展情况,无法透明地监控到项目的进展情况,如出现偏差将无法及时纠正控制。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不通畅,沟通耗时耗力,导致开发效率降低。

  另外,垂直一体和 闭的研发方式束缚了企业优秀研发人员的创造力、能动性和积极性。与国内外优秀的研发公司相比,既缺乏激励机制,也缺乏必需的研发环境和应对开放市场的能力。大部分研发人员仅仅是技术工程师而非技术开发者。尤其缺乏技术成果的市场导向,研发的成果大部分沉淀在企业内部。

  目前,三大运营商均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和研究设计院,但是,各研究中心和研究院均没有国家级的实验室,没有一套适应技术竞争和融合发展的研发体系,按计划划拨研发费用,很难以技术研发的前瞻性选择、超前式定位、高端型的合作开发以及充分利用技术集成的手段寻求竞争优势等来组建具有攻关性的研发团队。而互联网公司在重大应用技术和前瞻性技术领域的投融资力度,研发机制已明显超过国有电信运营商。国有企业固有的资本优势、人才优势、技术聚集优势以及技术转化优势,因落后的研发体制而难以发挥作用。

  近几年,运营商面对竞争对手不断在增值服务领域挤压或超前占领“自认为固有”的市场,开始调整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方式,探索性地对垂直一体化的研发体制进行调整,逐步采取融合、开放、合作、共赢的手段创建竞争性的项目研发。但是,从整体状况看,运营商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仍缺乏有效的竞争力,特别是缺少技术与市场相组合、技术推广与商业模式相配套的发展手段。

  要发挥国有信息企业技术研发优势,首先要从产业发展、技术发展和市场发展三位一体的角度对国有电信运营商存量的技术优势进行规划,并将分散的技术应用研究小组、研究院和重大技术攻关部门技术优势有机组合为一体,真正发挥技术的聚合能力,对研究院应打破企业组织方式,参照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模式,将市场研发、技术创新研发和技术推广按产业链延伸方式进行重组,特别是对自主研发、技术集成和消化引进吸收三种不同的技术演进方式要作不同的制度安排,特别是对前瞻性的技术要打破过度的行政干预,要加强与国内外最强的技术研发企业和团体的横向合作,要将企业的技术转化率与企业收入的转化率一并考核。建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国有电信运营商进行考评,将收入指标和技术创新与转化指标捆绑考核,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国有企业技术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初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高科技企业的平均水平。

  国有电信运营商要提高技术聚合能力,必须在机制上进行调整,包括以薪酬制度的改革、人才管理与组织方式的改革以及期权期股等激励机制的改革。特别是在人才身份的确定上,要建立使国有电信运营商能够吸纳国内外最高端人才的机制,包括技术研发人才、技术战略人才、技术营销人才和最优秀的技术组织人才。

  智能化统一信息平台:

  运营商新的发展机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业务的信息量急剧增长,采用智能通信网大规模、高速度地处理和传输数据信息,是国有电信运营商发挥自身网络资源优势,快速推进国家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任务,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

  由于国有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资源纵横全国,目前是其他新的进入者所难以替代的,即便在通信转售业务和虚拟运营市场开放后,作为基础骨干网的运营者,运营商仍担负网络技术升级的重任。在信息容量需求呈爆炸性增长的今天,智能通信网络可凭借其可进行动态分配网络带宽以及高性价比的特点,成为国有信息服务企业挖掘资源优势,创造新的增值服务收入的最核心支撑点,是国有电信运营商存在的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去电信化”思维,显然是弃源求水,将自身最大的资源优势放弃,等于放弃了最大的竞争实力。

  国有电信运营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在操作上要重点在智能网的产业链与服务链环节作出科学的定位和战略性布局,在网络开放和互联互通原则的基础上,力争率先选择将智能网的智能平台与信息服务应用平台捆绑运营,在平台组合中寻求新的竞争优势和新业务优势。

  尽管各个互联网公司和通信软件企业都在大规模投资研发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智能化统一操作平台,但是,要将全社会“大数据”整合为一个可统一操作的数据系统,在资源配置上,目前国有电信运营商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对此,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在2G初期就高度关注统一操作平台的研发,在3G阶段,三大电信运营商均把智能化的统一应用平台作为核心竞争力。但是,各个企业对智能化的投资积极,对统一应用平台以及各个平台的融合性都采取“自我 闭和保护”的方式,严重阻碍了统一信息应用大体系的发展。

  在4G时代,基于移动通信的各个标准将基本实现融合,电信运营商要发挥网络优势,成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就必须携手共进,把智能化的统一应用操作平台作为国家战略来实施,不能再因算企业的小账而坐失新的发展机会。

  当前,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之一,是信息服务提供商、信息设备制造商、信息采集和管理部门及信息使用者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特别是从产业链的延伸关系看,四者之间甚至存在脱节情况。国有电信运营商之所以在信息服务提供中缺少盈利模式和稳定的商业模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有电信运营商仅仅是一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建设者和运营者缺乏与车辆驾驶者的基本协作和关联。

  中国目前在政府、工业、商业与物流、农业、科技、行业协会、统计和各类信息中心、城市管理、交通、金融、新闻媒体等各个领域中建有庞大的数据库,这些信息资源一方面相互 闭,另一方面动态性、可更新性不高。电信运营商在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中,因信息源的不足,简单地为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消费者在网络上搭建一条通道,而没有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加工、处理、优化等智能化服务的增值业务转化为企业的收入,其中,电信运营商所获得的只有网络建设费用和流量费用。

  电信运营商要真正成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下一步就必须发挥自身网络无所不在、无所不通的优势,通过网络优化、智能网平台升级,与国内各类信息库、数据库等主要信息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通过新的投融资方式,组建数据信息专业公司,利用技术优势,实现国有电信运营商与信息源部门之间的利益共享和资源共享。不解决信息源问题,就很难与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对接,所谓综合信息服务就很难维系下去。运营商要把信息源的组织与合作作为重点工程,国家也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推进我国各类数据库和信息源在“大数据”时代能够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在保证信息安全、合理分层和商业利益共享的情况下,尽可能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流动。

  市场规模优势:

  切忌“去电信化”

  信息服务企业与其他产业最大的不同在于,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直接决定企业的竞争实力,这一点在国有电信运营商当中尤为突出。要发挥国有电信运营商的规模优势,首先要做好运营商内部的业务分工、服务结构的优化以及前瞻性、中端性和后备性三者之间规模的有效布局。特别是在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结构当中,运营商切忌“去电信化”,要将最具规模优势的基础网络做强做大,做到国际领先水平,只有凭借规模优势,才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得最大规模的新增用户群体和新业务用户群体,以及通过庞大的网络规模借助于产业链的延伸、衍生、水平融合实现大规模的新业务渗透,特别是向其他产业多元化渗透。

  国有企业规模优势的发挥,按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和竞争性业务平台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机制,公共服务规模可以依赖政府“买单”和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而竞争性业务的规模优势,要充分将国有企业资本、人才、市场、多元化产品和多种运营方式有机组合为一体,要打破垂直一体化的行政管理模式,要逐步地由政府干预型的企业规模发展向市场拉动型的企业规模化发展转化。

  国有电信运营商要实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优势,首先要将存量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市场为纽带,将各种资源建立在适合竞争的体系下。通过资源整合,使国有电信运营商除了在证券市场融资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各种资本要素,特别是建立能与其他公司相竞争、更为灵活的融资手段,同时强化多元化投融资的抗风险能力,使国有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资本和其他资源的配套,为宽带战略的实施、为各种增值业务创新式投入、为人才充分开发、为建立全新的市场营销模式提供有效的资本支持。此外,对于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应对运营商创造专门的产业基金和项目融资政府担保,以此确保运营商在“宽带中国”当中真正成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主力军。



来源:人民邮电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