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建设净化移动互联环境


时间:2013-11-11





  信息消费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生活需求,提高了生活品质。


  移动广告、移动商务等主要赢利模式仍在探索中,面临重重困难。


  手机游戏类、工具类APP仍然是制毒者青睐的重点区域。


  当前,全球信息技术正处于新一轮创新时期,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空前活跃,移动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日益活跃的新型信息消费热点。移动互联网在激发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带动移动智能终端加速普及应用,带动网络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升级,带动互联网增值服务蓬勃发展。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对挖掘消费潜力、增强供给能力、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增长动力,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信息消费环境建设,推进身份认证、网站认证和电子签名等网络信任服务,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依法加强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检测和认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推动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这对于推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信息安全是利好消息。


  信息消费提升生活品质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领域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不断涌现,信息消费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消费热点。信息消费对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经济增长。根据相关研究,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世界银行研究认为,中低收入国家宽带普及率每提高10个百分点,将直接和间接带动GDP增长1.38个百分点。


  二、推动产业升级。信息消费具有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的优点,信息消费不仅可以拉动内需,还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方面,信息消费可以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新型信息消费市场。随着信息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必然会刺激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带动终端消费和宽带接入产品的升级,促使各种新型信息产品、服务的不断多样化。另一方面,信息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还将有力支撑、带动相关产业,比如电子元器件、光纤制造、网络设备、智能终端和计算机等的发展。



  三、提高生活品质。从过去传统互联网时代“不出门知天下事”到目前的位置服务“出行不求人,信息送上门”,个人信息消费不仅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生活需求,提高了生活品质,同时也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升级,带动个人消费向更高层次转变,进而实现拉动内需的增长。


  移动互联模式待突破

  目前,由于移动互联网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移动广告、移动商务等主要流量变现的移动互联网赢利模式仍在探索中,面临重重困难。


  一、很多企业对自己以前的业务很熟悉,但对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体验以及行业标准比较陌生。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专业人才以及专业的团队,很容易形成闭门造车。



  二、企业应该注意自己的业务模式。因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很多企业把有限的资源浪费在研发方面,实际上研发之后的市场推广运营才是花费资源的重头戏。


  三、无线互联网技术门槛较高,对多种平台开发的兼顾以及开发项目人员的安排都是影响企业能否成功的因素。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一些企业对创新成果简单模仿抄袭的案例屡见不鲜同时,我国大部分科技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正确的理解与正确运用。与管理已相对规范的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亟须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权威行业规则,对性质恶劣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这不仅可以增强创业者信心,还可以促进产业进入良性循环。


  手游工具类应用成重灾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社会交往、搜索、消费、休闲娱乐等应用日益普及,消费者对移动通信服务和终端产品的最终消费支出大幅攀升。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手机应用商店超过100家,手机应用开发超过100万,应用持续下载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从网秦上半年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网秦全球手机安全报告》来看,Android平台依然是手机恶意软件感染的重点平台,Android平台感染比例为95%,相比2012年上半年增长17%。在2013年上半年,恶意扣费类病毒仍以27%的比例位居首位,而黑客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远程控制类和隐私窃取类病毒也呈现上升趋势,分别以22%和19%的比例位列第二、第三名。


  目前手机游戏类、工具类APP仍然是制毒者青睐的重点区域,这主要源于手机游戏对于用户来说更新换代速度快。比如今年1月末非常知名的“神庙逃亡”软件被植入恶意代码,感染近万用户。另外,其他排行榜中较靠前的热门游戏如“极限摩托3D”、“枪火兄弟连”等,也难逃此劫。



  手机安全类应用的下载一直较为平稳地处于高位,从网秦于2005年10月发布了第一款手机安全产品网秦1.0开始,现在在全球已经拥有近4.6亿用户,网秦拥有自主研发的“云+端”双引擎扫描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并获得公安部国家计算机病毒防治中心、西海岸实验室、AVTEST三重权威认证。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