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将进入深水区


作者:吴纯勇    时间:2013-11-04





  近几年,中国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在诸如政策的系列出台、行业监督与管理、广电与电信阵营思想的统一、试点地区城市的确定、业务的交叉申报、网络的升级与提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这对三网融合无疑是一大利好。与此同时,三网融合进程的加快也势必会推动信息消费再上新台阶。

  未来,三网融合将进入深水区,如何在更好更快地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让三网融合所带来的产业机遇、产品及业务更好地惠及各行各业及普通大众,成为相关主管部门、产业链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



2012年第一季度~2013年第三季度4M以上宽带用户占比 单位:%

  催生巨大信息消费市场

  三网融合的本质是让电信运营商与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旗下拥有的网络如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等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网络优势,进而服务于普通大众。大众一旦接受并提升在文化、信息等层面的消费水平及能力,不仅可以实现拉动国内需求、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可以提升和发展服务业,推动经济转型和民生改善。三网融合作为一个基础性工程为文化消费、信息消费所做的工作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大举措。

  综合目前部分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所开展的三网融合业务来看,还是局限于利用自身的网络去开展诸如打电话、上网、看电视等传统业务。这样的试点业务及其模式不仅会在短期内引起原有产业链各方的反感与抵制,更不会让普通大众感受到三网融合给其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带来的实惠。

  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如想快速推动并惠及普通大众,核心在于现在产业链各界人士需要立体式、全方位、创新性地围绕普通大众的衣、食、住、行,甚至于学习等方面进行业务层面的升级与布局。如能否将基于互联网的游戏进行升级与改造,变成电视机版的游戏;再如能否基于电视机将相应的电子商务等商业模式与产品进行移植或者改造等。上述业态尽管已有雏形,但并没有真正形成产品与市场,还要看产业链各方能否加大投入,使其真正快速落入“寻常百姓家”。只有将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与大众的文化消费、信息消费等消费心理与习惯相结合,才能抓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时机,快速打破目前三网融合较为尴尬的局面。

  如果通过政策将最为基础的信息传输通道,如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甚至于未来的电力网,成功打通,真正融合后的这张新网络的价值及地位将不可同日而语。在这个前提下,这张新的网络将会真正地通达全国各地,甚至走进农村,一个具有十几亿、基于全新网络的消费规模与群体就顺其自然地诞生了。这张全新的网络不仅可以缩小各地百姓在文化、生活、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差距,还能快速形成一个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包括信息消费、产品消费、文化消费等。

  逐渐形成多网融合局面

  虽然未来数年之内,融合的主体仍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这3种信息传输通道,但在可预见的未来,相关政策、体制等层面的改革将会促使更多新兴技术的出现,并涌现出更多、更新的传输通道,如技术成熟度越来越高的智能电网、越来越务实的物联网等。

  无论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还是智能电网等,上述这些传输网络都只是信息流、物流指类似于电商、电视购物产业兴起的过程中给类似于快递公司、公路、铁路、民航等产业带来的巨大商机等相关物质传输的一个通道而已。一旦诸多新兴的技术及传输通道逐渐成熟并成为主流,市场将呈现出不仅仅是三网融合的局面,而应该是多网融合的局面。

  近几年,中国互联网行业、IT行业、计算机行业、电商行业等取得的骄人业绩证明,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如果快速成长并兴盛起来,技术、资金等并不是核心障碍,最核心的问题则是给某一个新兴的产业在体制、政策等层面有一个空间,在此基础上,新兴的产业链在创新层面也有一定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创造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业务及产品。

  目前,在三网融合过程中,两大阵营的运营商指三大电信运营商和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之间虽然仍在互相“争夺”对方手中的用户、业务、市场,但未来三网融合一旦跟信息消费成功结合,市场空间将不可估量,两大阵营的运营商应该未雨绸缪,真正围绕三网融合的实质在业务上进行创新,一旦双方围绕业务及用户进行业务层面创新,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将会势如破竹。

  无论是三网融合还是多网融合,最终都是要更好地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人才流”等各种物质方便、快捷的大流通,进而实现国家大力推动三网融合、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初衷。要想实现三网融合就需要产业链上各方通过上述“各种流的变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作者:吴纯勇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