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转变WLAN发展观 战略提升冀望盈利


时间:2013-02-04





全球通信业正在经历一场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巨变,首当其冲的便是海量数据对网络带来的压力,在当前运营市场竞争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运营商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本扩建与升级网络,以提升用户网络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运营商提出了无感知认证的概念。要实现这一目标,显然是一笔巨大的投资。运营商不得不需要考虑具备更加经济效益的方式,WLAN成为了全球运营商共同的选择。

实际上,这是一个延续了很长时间的话题,运营商早在2005年就开始关注WLAN的发展,并开始通过规模部署WLAN对3G网络进行分流。与之不同的,运营商对WLAN的重视程度已发生变化,成为运营商移动网络的核心战略。正如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所言,WLAN不是一个过渡产品,而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长久之计。

从被动到主动 运营商推进WLAN战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兴起,海量数据成为当前最显著的特征。思科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15年,每秒钟将有100万分钟的视频内容跨网络传输;从2010年到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26倍;到2015年连接到IP网络的设备数量将是2015年全球人口数量的2倍。

面对海量数据来袭,运营商现有网络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实际上,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较早的欧美国家和地区,运营商已明显感觉到来自智能终端的数据流量,以及庞大用户群的接入,对网络的影响。

为应对这一挑战,美国移动运营商AT&T率先在全球范围了启动Wi-Fi热点的部署,有效将80%的iPhone流量通过公共Wi-Fi热点与家庭Wi-Fi网络分流。

这一成功范例,也使得全球移动运营商加大Wi-Fi热点的部署。2012年,日本运营商KDDI建成全球最大Wi-Fi分流网络,热点规模达到10万个。因此同时,日本另一家运营商NTT DoCoMo, WLAN网络更是在一年内扩大4倍,从2011年上半年的6800个扩增至2012年上半年的4万个,并计划实现12-15个热点部署目标。

而在国内,3G牌照发放以后,三大运营商敏锐的感觉到国际运营商所面临的网络压力,同样也在将在国内出现。2011年,中国电信提出了“无线中国”战略,提出建设百万Wi-Fi热点的目标,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电信拥有90余万个AP热点。同年年底,中国移动总裁李跃表示,中国移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160万个AP,到2015年建设600万个AP。更重要的是,中国移动推出了四网协同发展战略,将WLAN战略地位极大提升。



尽管中国联通在WLAN布局方面发展较慢,但在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施压下,联通也开始逐步推进,2010年,中国联通一次性采购7万个WLAN设备。2012年,在宽带普及提速工程推动下,中国联通提出了完成建设30万个AP热点的目标。

从被动建设到主动规模建设,我们不难看出运营商对WLAN价值观的改变。正如市场研究机构AnalysysMason所言,Wi-Fi不应当只是分流和疏通拥挤网络的手段,而是成为一种能够向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

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也表示,蜂窝网与WLAN各有优势,互相之间不能替代,通过相互协同、优势互补,能够实现全网价值最大化。

Analysys Mason的统计报告显示,为了分流无线流量并拓展服务范围,目前全球已经有89%的宽带服务运营商部署了WiFi网络。

运营商的困惑:如何盈利?

从2005年,美国费城部署全球第一个无线城市开始,商业模式的问题一直困扰运营商,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运营商也在不断探索,但真正通过WLAN盈利的几乎没有。运营商更多的将WLAN与现有业务绑定销售,实现业务增值,提升竞争力,增加用户黏性。

但这种收入与回报不匹配的模式,让运营商困扰。在网络部署过程中,运营商建设一个庞大的WLAN网络,需要动辄上亿甚至百亿的资金投入,每年维护费用也是个惊人数字。

然而,在WLAN发展早期,运营商普遍采用免费模式,这让运营商不得不在长时间内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在此背景下,运营商开始倾向收费模式。

据通信世界网了解,中国联通已宣布WLAN免费服务的时长截止到2012年年底。而广东移动也宣布,从2013年1月起将调整其WLAN收费模式,从过去的“全球通用户免费”改为“全品牌开通WLAN的客户每月获赠省内1小时WLAN免费时长”。

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国内运营商便开始大力宣传WLAN,并向用户提供免费接入服务,逐步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先免费后收费,也是国际运营商通常采用的惯例。

当然,要推进并实现这一转化,前提条件是WLAN的网络质量与接入体验。与2009年运营商跑马圈地的似的WLAN部署不同,近年来,运营商WLAN网络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离优质网络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运营商集采过分强调设备价格因素,这也使得包括思科、Aruba等WLAN国际领导厂商在列次招标中落败,中标的产品价格绝大部分仅100元左右。

有设备厂商曾向通信世界网表示,目前,运营商更多的是追求覆盖,低端产品更适合其规模部署,快速扩张的战略,一旦出现网络故障,运营商可以快速进行替换。同时,在一些重要区域,运营商也会集采部分高端产品,但量非常少。

这看似合理的方式,实际上也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低端设备缺乏网络与设备自检工程,并不能提前预知设备故障,与网络流量压力。运营商只有通过定期检修,或者接到用户投诉后,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这实际上,对用户体验是中极大的伤害,无形中设置了向收费模式转向的障碍。

另一方面,尽管目前运营商提供的无感知认证服务,极大的方便了用户接入。但同时,也有不少用户反映,智能终端在开启WLAN的情况下,将自动接入运营商WLAN网络,不自不觉中,WLAN时长便已消耗完。

向WLAN用户收费已经成为全球运营商共同的愿景。但需要提及的是,优质的网络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运营商必须进一步提升网络质量,并在用户接入体验上进一步优化。值得庆幸的是,运营商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并提出深化WLAN网络的建设,精细化运营的理念,根据不同场所、不同用户群体等提供个性化服务,快速推进WLAN战略实施,向盈利宣战。


来源:通信世界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