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开发者更有可能接受云计算?


时间:2012-08-21





不管原因是什么,移动设备社区似乎在热烈拥抱云这个事实是无可否认的,云计算领域的供应商,如CloudFoundry和VMware正在努力工作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本文将分析为什么移动应用开发者更可能接受云计算。

移动开发者更有可能接受云?

乍一看,这一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不”。对安全、可伸缩性、可用性以及性能这些东西的担心都不是移动环境所独有的。在服务器端劳作的企业Java开发者也一样有这些担心,在服务器端的专业人士选择平台策略时赋予这些考虑因素的权重也是一样的。

但是,仍然很难摆脱那种感觉,即相对于整天受到大型机束缚的人来说,向云解决方案进行编码倾斜这种想法对那些进行移动或嵌入式设备开发的人造成困扰会更容易一些。

时间紧求助云

移动社区对基于云的解决方案感兴趣也许是因为移动应用从启动到部署荒谬的预期时限?企业开发者开发企业应用完成企业的事情。企业级的东西部分意味着要花数百万美元安装企业软件,并开发庞大的app执行数百万令人印象深刻的企业事务。

工作说明的基本部分要求企业架构师和管理员将安全、可伸缩性以及性能之类的东西结合起来形成令人难忘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有大量的活动组件,可以带来大量的集成点和扩展机会。当然这个也意味着长年累月要进行设置主服务器、释放从机、提供WebSEAL这类的事情,还要努力找出为什么单点登录SSO系统会三次要求每一个用户信用资料。

当然,如果你的研发周期有8到18个月的话,这一切耗时的企业任务都很好。但是移动研发人员可不能用9周的时间去找出为什么SSO不能工作,因为其研发周期是以日计而非按周算的。“移动app是快速开发与设计的体现。”FeedHenry的CEOCathalMcGloin说。

前者是基于云的移动应用平台解决方案。在移动端开发的时候,其哲学是“弄出来一个然后接着下一个,”Cathal说。时间紧张的时候就没有时间去浪费了,而一旦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大家就开始转向基于云的解决方案。

像CloudFoundry那样的供应商正试图创建一个PaaS,这会吸引到快节奏的移动领域中的专业人士。“想想吧,现在每个移动应用都要重新改造验证和安全,或者换种方式,考虑将其预置进某种服务器端的PaaS,然后只需将服务器端的代码植入即可。这正是我们正在开发的东西。”

预算少投身云

当然,移动业所遭遇的时间紧的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更大原因的表现而已。也许移动应用时间如此之短的原因正在于大家一开始都没有预算?似乎每一个组织都想要一个移动内容交付平台,但却没人愿意在这一大笔钱中拿出一点给移动计算分一杯羹,尤其是在投资回报存疑或可能是无法持久的情况下。能够快速为移动应用开发出前端,然后在利用PaaS的服务,这种做法不仅能够加速部署时间,还可以减少预先部署的基础设施成本,与此同时,即便移动应用无法产生像愤怒的小鸟那样的收入流,潜在的损失也会得到最小化。

“云计算重要和有利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你无需去购买许多硬件,不用设置数据中心。你可以按需支付。这种按需支付的模型意味着很容易开始,一旦需要追加更多的资源时付钱就是了,”RodJohnson说。Rod是Spring框架的创建者,也是VMware的高级副总裁。

开发者中的颠覆者拥抱云

也许移动领域对云计算的兴趣跟时间或者金钱都无关,相反,这更多是一种结构性或组织性的变革,也即年轻无畏的革命性程序员正尝试着推到企业墙。在敏捷、奔赴市场的心态之下,移动开发者没有耐心等待来自于监督IT商店的各个部门头头的签核、变更请求RFC许可、秘密握手、知会通告等这一切繁文缛节。



组织为了控制分阶段应用推进流程的每个步骤实施了一些政策和过程。毕竟,如果这些政策和过程都必须严格遵守的话事情又怎么会快得起来呢?而通过采用基于PaaS的供应商作为部署目标的话,开发者就能够找到绕开这些繁文缛节的办法。

“通常而言,尤其在大型企业里,这一部署流程花掉的时间太长了。要签核的时候一般都会遭遇内部官僚主义;从创建应用的开发者到执行应用部署之间经历了太多的职能。实际上,在大型企业中,云计算一定程度上被视为颠覆官僚主义的手段。”RodJohnson说。

这也许有一定的道理。Java开发者也许可以蒙蔽一下那些高管,让他们以为所有必要的操作程序都是按照制度进行的,而实际上没有一条得到遵守,因为应用是部署在云上面的,这是一种节省时间、精力以及避免冲突恶化的好办法。

企业对云计算有偏见?

不过,最终也许在移动环境中对使用云的热爱程度还是比不上反对在企业开发圈中用云的倾向。也许这一切都要归结为偏见?如果你作为WebSphere管理员领着的高薪现在受到预期对数据中心闪电战并将管理迁移至PaaS供应商处的威胁,你就不大可能愿意吞下建议采取云解决方案这颗毒丸。也许移动环境喜欢云并不是问题,企业开发者害怕厌恶云才是主因?

来源:飞象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